【摘 要】
:
应现代国防事业对新型海洋监视卫星星座、战场应急小卫星星座等星间组网通信的迫切需求,搭建一点对多点的空间激光通讯互通链路来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型卫星星座、小卫星星座内卫星间组网通信需求,以组网“一对多”星载空间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做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体结构的轻小型以及传统支撑方式和轴系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粗跟踪系统中跟瞄单元的反射镜支撑结构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轴承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现代国防事业对新型海洋监视卫星星座、战场应急小卫星星座等星间组网通信的迫切需求,搭建一点对多点的空间激光通讯互通链路来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型卫星星座、小卫星星座内卫星间组网通信需求,以组网“一对多”星载空间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做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体结构的轻小型以及传统支撑方式和轴系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粗跟踪系统中跟瞄单元的反射镜支撑结构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轴承支承的反射镜组件结构。首先,为保证反射镜在受重力载荷以及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下的面形精度,设计了一种Bipod反射镜柔性支撑组件,通过对该组件的柔性环节进行柔度分析,由MATLAB软件明确其结构柔度与各尺寸间的关系并得到最佳参数。并对该设计结构进行了相关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Bipod柔性支撑结构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及应力释放能力。其次,为解决传统方案俯仰轴系存在摩擦及结构复杂等问题,在满足粗跟踪系统指标所需反射镜的±7.5°转角前提下,采用柔性轴承代替传统滚珠轴承。并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对U型架进行质量优化,其质量由初始的227g优化到174g,优化率为23.3%,一阶模态频率提高14.1%。最后,对柔性轴承进行转动刚度测试实验,验证了对其理论计算及选型的正确。利用Zygo干涉仪对反射镜面形精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反射镜在20℃均匀升温5℃条件下面形PV值为0.131λ,RMS值为0.021λ,均满足PV<λ/6,RMS<λ/40的设计指标要求,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基于柔性轴承的反射镜支撑结构在温变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的应力卸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对经过优化后的三组跟瞄单元结构进行整机装配,其整体质量由9013.09g减小为8239.14g,达到了对结构进行轻小型优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轨道客车制造企业线束生产中采用的布线方法主要是依赖人工密集型作业方式,耗费大量人力来完成线缆成束工作,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效益上来考量均不符合精益生产的理念。本课题从轨道客车线束布线工艺需求出发,根据轨道客车电气系统线束轨迹分布特点,提出一种以预成束技术为核心的布线方法,将布线工艺中的选线、送线、下线、贴标等工序进行整合,搭配液晶布线系统,构成了一款功能丰富、操作简便、高度集成的线束生产自动
通常,脉冲太赫兹无损检测在检测存在内部缺陷的材料时,在材料缺陷边界处往往会产生衍射引起的边界效应,从而导致了缺陷边界的太赫兹成像模糊,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识别。目前,在太赫兹成像技术中鲜有针对脉冲太赫兹衍射理论及脉冲太赫兹成像边界效应的具体分析。因此,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开展脉冲太赫兹在介质中边界效应的研究及提高太赫兹成像质量的研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从理论角度开展脉冲太赫兹衍
超声检测技术作为当前热门的无损检测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检测中,随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检测标准的提高,对于超声检测结果三维可视化的需求愈加强烈。目前使用的超声成像方法虽然能够对检测对象的内部缺陷进行二维成像,但无法获得整个被测物体缺陷的空间位置信息。为能够更为准确地获取缺陷的超声检测信息与空间位置信息,解决目前超声检测设备跟踪难及三维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将超声检测技术与双目视觉技
近年来,多机器人协同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多机器人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很多情况下,机器人是在一个未知的环境中工作的,例如在火灾现场中清障、导航、搜索等,但在进行这些工作之前,要先获取一张环境地图。传统的室内多机器人SLAM算法存在很多不足:在探索任务分配方面不够灵活,经常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