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叛逆”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纾是近代大规模译价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一生中翻译作品达一百八十多种,让睁眼看世界的近代中国窥见了境外文学的风貌,其独特的翻译方式,深远的影响在译坛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他从1899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开始至逝世的25年中,共翻译了120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其中多数是小说。林纾向国人介绍的外国著名作家,有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特、笛福、欧文、雨果、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易卜生、塞万提斯、托尔斯、孟德斯鸠、哈葛德等。他译介的世界文坛著名作品有《老古玩店》、《大卫一科波菲尔》、《汤姆叔叔的小屋》等,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最早的中译本。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林译小说在受到欢迎的同时,也遭到了同仁及评论界的大量讨伐。人们对其译作批评较多的主要是他的漏译、误译和删节。如雨果的《九三年》与林译《双雄义死录》相比,篇幅减少了许多。塞万提斯的《堂吉珂德》(第一部),厚厚的一大本,而林译变成了薄薄的一小本《魔侠传》了。(郭延礼)从词、句、段落的处理上来看,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已举了很多实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应用西方现代译论的目的论,文化观论,拟对林译小说的增删改写现象进行透视,通过对原语及目标语的对比研究等重新审视这位译界的先驱及其译作。 比较原著与林纾的译本,作者认为: 1、林纾并不是被动的笔译者,而是积极地参与了理解原文的活动,并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对原著的细微之处体会辨析,其创造性的对原文的“反叛”是有意选择的结果,是其从译入语文化和译入语读者的角度考虑,对原文某些地方进行人为的变形。 2、林纾在翻译过程中着眼于原著,尽管他在“其认为原文不完美处,技痒难耐,或增或删,以期笔墨酣畅”(钱钟书)。他的译作总体上来说是原作风格、意境的忠实再现,并非不忠实于原文。因为忠实并不是字对字的机械直译,而是融合贯通,畅达而有意味。 3、林纾的翻译几乎完全受译入语文化牵引,虽然删削增饰之处很多,但在相当一部分译本中,原文情调却能做到基本不易。其翻译策略在他所处的文化和文字风尚的背景下是完全可以接受并值得称道的。研究并正确评价林纾的翻译策略,可以使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的本质。
其他文献
本论文包括引言和正文六章及结语几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并简要评析了关于屈大均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特点。 本文主要内容
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革新和繁荣使其成为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的桥梁。其中,由梁启超等率先提倡的“政治小说”占据了晚清小说热潮的重要位置。晚清“政治小
<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由于后天长期劳损和退变等因素,造成一处或多处的椎管、神经根管(包括神经根走行的入口区、中央的侧隐
目的:本论文对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地上部分(茎、叶及花)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对赶黄草茎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赶黄草总黄酮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尿蛋白的影响。为研究赶黄草总黄酮对其它肾病的作用奠定基础,也为把赶黄草总黄酮研发治疗肾病综合征等肾病的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乔松素为对照,以总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以
黄仲则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寒士诗人,他的人格与心态、诗歌的文学意蕴、风格特色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发掘黄仲则诗歌的精神、文化及审美意义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谌容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1980年,《人到中年》的发表使她享誉文坛。此后的十余年间,她又不懈创作,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目前学界对谌容
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超材料的吸波体。该吸波体是由两层金属及其中间的有耗介质组成,上层金属是由刻蚀交叉缝隙的贴片形成的电谐振器,下层金属不刻蚀,作为整个金属地板。通过优化
郑板桥诗歌与性灵文学关系较为密切,本文将板桥诗歌置于性灵文学的背景下来考察其诗史意义与创作个性,详细论述板桥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之复杂特点,并探讨其诗歌风貌的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楚汉之际,诗教已熄,民间多乐楚声,刘邦以一亭长登帝位,其风遂以被宫掖”这说明楚歌在汉代宫廷、民间流传之广。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
本文针对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问题,根据相关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结合相关几何关系,重构图像并在明确相关数值之后,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参数求解。通过模型中数据处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