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分析了兰州市1997年——2000年各监测点的SO2、NOx和TSP的日均浓度变化规律,得到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特征。SO2、NOx基本具有相同的规律,从一月份到四月份浓度逐渐降低,四月份到十月份在同一污染水平上,十月份到十二月份浓度增长幅度特别大。TSP从三月份到五月份和十月份到十二月份之间分别出现高峰。近四年来,SO2和NOx浓度都以夏季平均浓度最低,以春季和冬季平均浓度最高,TSP浓度也以夏季平均浓度最小,春季和冬季平均浓度最大。从1997—2000年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都以97年最高,后两年虽有降低但减少量非常小,2000年的NOx、SO2、TSP的减少量较大,说明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但四年基本上保持在同一污染水平。用单因子评价模式对兰州市1997年—2000年的各污染物进行评价,SO2的评价指数除冬季明显增大,而且超标准,夏季的指数最小,春秋两季基本相同。NOx的评价指数春夏秋三季均比SO2大,也以冬季评价指数最大,春夏两季基本在同一污染水平,秋季较高,但除1997年冬季超标外,其余均未超标。各监测点的TSP评价指数是三种污染物中最大的,基本都在1.0以上,超标相对严重。 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481家企业等标污染负荷比,并对主要污染企业进行排序。1999年兰州市所有污染源排放的废气量为726.75亿Nm3,烟尘的排放量为4.14万吨,SO2排放量为5.08万吨,NOx排放量为5.23万吨,CO的排放量23.69万吨。 根据1999年兰州市四城区所有工业源、生活源、食堂大灶、小火炉和机动车的能耗统计,计算了兰州市现有的能源结构,其中燃煤、燃油、燃气分别占能耗总量的73.98%、19.87%、6.16%。涩宁兰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建成后,兰州市拟用天然气企业共有六家,主要用作燃料、化工原料和发电。另外还可作为民用燃料和机动车用气,本文计算了所有的天然气用气量和利用天然气后兰州市新的能源结构,其中燃煤占能耗总量的45.28%,燃气占能耗总量的25.95%,天然气占能耗总量的22.89%,燃油占能耗总量的5.89%。引入天然气后部分改变了原有的能源结构,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明显的减少,SO2减少了29.88%,NOx减少了27.16%,特别是烟尘减少了71.64%。这对改善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兰州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选“箱”模式对兰州市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然后用平均绝对离差法修正预测数据,并用相关系数法验证,结果预测值与实测值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极为显著。根据天然气利用后的排污量,用“箱”模式预测兰州市利用天然气后的空气质量,计算结果表明兰州市天然气项目的实施使兰州市内的SO2、NOx、TSP年日均浓度均有一定的减少。烟尘浓度的减少量为0.0328mg/m3,SO2浓度的减少量为0.0269mg/m3,NOx浓度可减少0.0130mg/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使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在兰州市的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治理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兰州市集中供热工程、煤气工程、型煤工程、绿化工程、阳光工程和电供热的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