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致SD大鼠造血组织DNA损伤与XPD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关系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XPD基因甲基化及表达在苯致SD大鼠造血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玉米油)、苯低剂量组(200mg/kg)、苯中剂量组(400mg/kg)、苯高剂量组(80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各处理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28天。灌胃染毒结束后1.HE染色观察股骨的病理组织学结构改变;2.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外周血细胞及骨髓细胞DNA损伤情况;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细胞中XPD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4.免疫印迹法(WB)检测骨髓细胞XPD蛋白的表达水平;5.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检测血液及骨髓细胞中XPD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1.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苯染毒组骨小梁出现明显断裂现象,软骨细胞层排列更加紊乱,破裂细胞增多,骨髓造血细胞减少,脂肪滴增多;2.SCGE结果提示,苯染毒可致外周血及骨髓细胞DNA损伤,且损伤效应随着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大;3.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苯低、中、高剂量组骨髓细胞XPD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0.0484、0.454±0.331、0.501±0.446、1.068±0.666、1.072±0.04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各染毒组均表达升高,且苯染毒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WB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苯染毒低、中、高剂量组XPD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2.78±2.32)%、(100.00±0.00)%、(135.68±13.67)%、(154.48±9.78)%、(176.55±11.05)%,苯染毒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苯染毒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BSP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苯低、中、高剂量组的骨髓细胞甲基化率分别为0.60%、0.30%、1.40%、1.10%、0.80%,苯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外周血细胞甲基化率分别为2.20%、0.80%、3.10%、1.70%、2.20%,苯染毒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对SD大鼠血液及骨髓细胞均具有DNA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XPD基因表达有关,而XPD基因甲基化可能未参与转录调控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市售不同厂家生产的一清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烈性细菌病,常引起兔的呼吸困难、厌食、突然死亡等症状,伴随有神经症状.2004年3月,泰安市某养殖户饲养的
目的:通过急性侧脑室和亚慢性腹腔注射染铝,探讨PKC调控NMDAR在铝对大鼠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急性侧脑室染毒(1)动物的分组及处理:(1)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
在滚动轴承装配合套中,常存在合套率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各方说法不一:装配工反映工序间操作者没有按图样给定的公差加工;而工序间操作者则称,完全按工艺给定的公差加工;产品
5.其他调整方式当为速度环调整好合适的速度环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后,驱动的优化基本就完成了,但有时这样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当速度环在低频部分(小于100Hz)动态特性就不好时,单
保护理念于近几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称之为全球性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当然,就目前而言,这种保护运动并不是以同一的保护理念为前提的,本文的出发点就是
用户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放创新的标志之一。选取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用户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用户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趋势,分析用户参与实践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