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tein-Barr病毒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Raji)染色体上整合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4年Epstein和Barr在Burkitt淋巴瘤标本的体外传代细胞中发现Epstein-Barr病毒(EBV)以来,已有多种肿瘤被证实与EBV感染有关,其中尤以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与EBV的关系最为密切。在EBV溶解性感染的细胞里EBV DNA呈线状形式,而在潜伏性感染时,EBV DNA通过基因组末端连接而环化,以游离体形式存在。绝大多数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可检测出以游离体形式存在的EBV DNA,这代表着EBV的持续性潜伏感染。EBV DNA可整合至细胞染色体,这是EBV持续潜伏感染的另一种方式,代表了病毒一细胞相互作用的又一种机制。EBV DNA与细胞基因组DNA整合后引起细胞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整合的EBV DNA可导致一些与细胞生长、肿瘤形成有关的重要基因表达异常,促进细胞恶性转化。 Raji细胞是一种Burkitt淋巴瘤细胞,由Pulvertaft于1963年建株,是研究EB病毒致癌机制最为常用的细胞系之一。每个Raji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到多因素、多机制、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有研究者认为,癌的发生是许多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导致细胞内出现一系列分子变化
文章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广西民族研究》自1985年创刊至2015年第6期总共126期发表文章的数量、类型、特色、亮点、基金占比、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及学
滤泡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低度恶性淋巴瘤,在形态上根据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可以分为1级、2级、3级a和3级b~1。Bcl2,Bcl6和CD10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学标志,Bcl2(14;18)
[摘要]目的 报道应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3月,采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51例拇指指端缺损并骨外露患者。结果 51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全部I期愈合,拇指外形满意,色泽好,拇指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邻指皮瓣在修复拇指指端缺损中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实用性强,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好方法。  [关键词]手外伤;改良皮瓣;邻指皮瓣;拇
行政自责文化由具有特殊内涵的主观性和规范性两类要素构成。良好的行政自责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维护、预防、教育和整合等功能。培育行政自责文化应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及
同期放化疗是当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模式,但同期放化疗也增加了相关的毒副作用,疗程难于顺利完成。临床研究表明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lothecin, HCPT)
赢创集团是来自于德国的创新型跨国企业,其核心的特种化学品业务居全球同业领先地位。创新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赢创一直关注的焦点。赢创的研发体系是多层面的,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