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或使用融资获得的资金,从证券市场上回购自己公司已发行的一定数额普通股股票的行为。在欧美等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回购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股票回购已经成为公司提升股价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且同时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的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实施公司的股权激励政策、提升公司的运营能力和投资者信心等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发展迅速,股票回购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陆续出台,使得股票回购有法可依,股票回购的方式也开始正式登陆我国A股市场。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学者对股票回购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也更加健全,股票回购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运用也更加广泛。笔者在研读了大量关于股票回购的研究文献后,结合我国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以股票回购的定义和分类为切入点。首先在理论部分,向读者阐述了股票回购的起源和法律程序,对股票回购在国外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陈述,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和著名学者的观点,对股票回购的主流动机假说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股票回购在提升公司股价、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和管理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之后对股票回购在我国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基本的描述,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股票回购的动因以及实际运用情况,并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归纳了股票回购在国内遇冷的原因。在实证方面,对股票回购公告在我国股票市场造成了反应进行了数理论证。作为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引入异常绩效指标因素API来作为衡量市场反应的主要指标,在介绍异常绩效指标的定义和相关计算方法后,通过数量统计方法进行异常绩效指标的显著性检验,验证股票回购公告的发布对公司股价波动情况影响。检验结果证明了发布股票回购公告会引起较为明显的股价提升效应;但同时也发现,股价波动在公告发布前就已经开始变得明显,故推断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信息提前泄露情况。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不同控制变量对异常收益产生影响程度。从财务因素方面,公司的净值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对异常收益有较明显的影响,这也是投资者较为关注的公司盈利和成长性指标,当投资者对公司未来预期较好时,股票回购公告引起的市场反应会更加强烈。从公司管理层角度,根据股票回购的控制权市场假说,代理成本假说和信息传递假说,研究了股权集中度、管理者自信度和现金使用对超额收益的影响。其中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对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反应明显,证明了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低,回购的市场反应越强,可能的原因是公司通过进行股票回购来增加大股东的持股权,可以抬升公司股价,提升股东信心,可以用于对抗恶意收购行为;管理者自信度并未对超额收益产生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市场上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况,高估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价值,忽视回购成本压力,过于强烈的控制权并不能合理传递股价低估信息。而代理成本假说并未得到验证,公司现金管理对于回购后股价抬升效应并不显著,市场对于公司将多余现金进行股票回购的行为并不完全认同,更多的认为是公司缺少合理高效投资手段的一种补充方式;信号传递假说得到了验证,证明当股价被低估时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可以实现,公司资产规模也验证了该点。同时笔者验证的资产负债比率对于公告效应的影响不显著,也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税盾效应已经非常明显,通过回购来达到避税效果已经非常薄弱,合理控制负债结构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关注点。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回购的实际情况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我国制度法规在该领域的建设不完备之处,对我国A股市场的股票回购情况进行了总结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