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盐生植物适应天然盐碱生境的渗透调节及离子平衡机制比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并且是限制农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土壤中盐分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含中性盐NaCl、Na2SO4较多的土壤称为盐土,含碱性盐NaHCO3、Na2CO3较多的土壤称为碱土。在自然状态下,土壤盐化和碱化常常相伴而生,例如我国东北碱地草原就属于盐化和碱化并发的土壤,生长在这种土壤环境下的植物不仅要受到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同时还要遭受高pH的胁迫。长期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盐碱化生境,已形成了独特的抗盐碱机制。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盐生植物的抗盐碱生理机制,将有利于选育和培养新的抗盐作物。本实验为研究天然盐碱生境下植物的抗盐碱机制,从吉东北盐碱化草原采集11种盐生植物做实验材料,其中包括5种禾本科植物、3种豆科植物以及萝藦科植物、莎草科植物和紫草科植物各1种。同时采集植物根周围的土壤,用于测定各土样的pH和电导率。测定11种盐生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理指标,包括无机离子含量和有机酸的含量。最后比较各科属植物在渗透调节和维持离子平衡方面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11种盐生植物在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方面具有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共同点。具体可以从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渗透调节方面,实验结果表明,11种盐生植物都在细胞质中积累甜菜碱和可溶性糖,在液泡中积累Na+、Cl-和有机酸作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此外在11种盐生植物的渗透调节中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作用甚微。虽然在大多数植物中,Na+、K+、Cl-和有机酸都是液泡中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但是在不同科属植物中它们对渗透调节的贡献率不尽相同。二是离子平衡方面,在盐胁迫下,植物离子不平衡主要是Na+内流造成的。在盐碱生境中,盐生植物经常积累无机离子或积累有机酸,去抵消大量正电荷,以维持细胞内的离子平衡。本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盐生植物中无机离子和有机酸的贡献率不同。在11种盐生植物的细胞质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均为Na+和K+,但是阴离子的贡献率在不同物种中有所不同。在大多数物种中,有机酸和Cl-是维持离子平衡的主要成分。在5种禾本科植物中,Cl-对离子平衡的贡献率要高于有机酸。然而在3种豆科植物、鹅绒藤和寸草苔中,有机酸在维持离子平衡的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此外,在砂引草中,SO42-则是维持离子平衡的主要成分。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祛风通络散对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7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43)。
例1,女,60岁.因发热、咳嗽、咽痛,于1999年8月5日就诊于村卫生室.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予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800万单位静滴.滴完青霉素后,换滴双黄连注射液40ml.
<正>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消化系统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H2受体阻滞剂广泛使用以来,溃疡的近期治 愈率大大提高,但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彻底治愈还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2003年7月22日入院.入院前一天上午在山上割草,午饭后突发脐周及右下腹疼痛,呈阵发性,伴腹胀(自诉平时经常出现腹胀).发病以来未排气,惟夜间排少量暗
超极本同样能配备光驱、独显!超极本出色的便携性同样受到主流市场消费者欢迎,不过除轻薄外,这类消费者对笔记本应用性的要求使得光驱、独显成为超极本的标准配置,全功能型超极本在市场渐行渐热——  泛超极本的崛起  Intel对超极本的定义无疑有助于产品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不过大多数主流用户在向往超极本极致轻薄性的同时,也渴望笔记本能拥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功能。这使得不断有笔记本品牌尝试为旗下超极本加
研究了光子晶体作为陀螺谐振腔空间微镜的应用,基于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光子晶体能带结构和带隙分布图,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三角晶格介质柱结构微反射镜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
从iOS7开始,iPhone增加了控制中心的功能,无论是否锁屏,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打开或关闭一些常用的功能,例如应急手电就是新加入的功能。不过,在通过控制中心打开手电筒之后,使用完毕后难道必须再次激活控制中心才能关闭手电?  其实,在锁屏状态下,我们只要点击锁屏界面右下角的相机按键,即可快速关闭iPhone的手电筒(如图),并不需要再次激活控制中心点击手电筒图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如何设计高校建筑,使其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适应,满足教学与科研的要求,符合人性化需求和个性化追求,已成为目前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以此为背景,对高校的建筑设计展开研究。首先,文章通过调研和研究发现高校建筑设计普遍面临建设周期短、建筑资金短缺、建筑与室内设计脱节严重等问题,并由此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高校建筑与室内
超临界CO2发电技术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潜力,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高温高压下超临界CO2动力循环性能表现更加优异。热交换设备作为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