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上市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政策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其对上市银行再融资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以2004年——2013年进行股权再融资和债务再融资的银行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财务特征因素对上市银行再融资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激励因素都对上市银行再融资决策施加影响,流通股比例较高的银行更倾向于选择债务性再融资方式;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银行再融资方式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但是具体偏爱的融资方式具有不确定性,股权集中度低的上市银行的再融资倾向性不明显,股权结构逐步趋于优化的形式下,股权融资的偏好被削弱;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方法会使上市银行具有股权再融资的倾向。从融资政策来讲,从2003年《关于将次级债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到2009年《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以及交叉持有次级债的相关规定都对上市银行再融资选择具有明显的影响,融资方式具有明显的政策倾向性。在财务特征因素的影响是通过第五章的实证分析阐述的,通过变量筛选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市银行的规模、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产质量对股权和债务再融资的影响显著。资产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大、资产质量越好的上市银行越倾向于选择债务再融资。然后用多元线性回的显著性检验来判断不同再融资方式的显著影响因素。整篇论文研究表明,在股权结构逐步优化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选择逐步趋于客观,即再融资决策与理论预期大部分相同。但同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明显受相关融资政策影响。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融资规模一般很大,所以建议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