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刑律中的“枉法”与“不枉法”考论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3456ga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枉”所表达的最为基本的含义是“不直”,引伸为“违法曲断”,进一步延伸出“无罪而杀之”的含义,传世文献中少见“不枉”等双重否定的表述形式。“枉法”核心含义在于“枉”,在传世文献中作名词、形容词时为不直或邪曲之法;作动词时理解为使法不直或破坏法律,违法曲断等。竹简秦汉律中,“枉法”的相关内容皆与“受人货财”“受赇”连用,内嵌了“受财”的含义并且形成了如“受赇枉法”“枉法受财”的固定表述形式。“不枉法”的表述在“枉法”形成固定含义之后才出现,并且含义仅局限在法律术语上。在正史文献中记述有比附“枉法”定罪量刑内容,随着律学的发展,比附“枉法”定罪量刑的情况逐渐增加,在唐律内规范得更加系统和全面。唐代对历代刑事立法成果中关于“财货”的犯罪行为进行总结,在唐律中系统地归纳为“六赃”,“枉法”与“不枉法”属于唐律“六赃”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唐律中“枉法”出现频次远远超过“不枉法”,且彼此地位相互独立,呈并列关系。律内最为典型的比附“枉法”的内容是“以枉法论”与“准枉法论”的表述。“不枉法”作为“赃罪正名”在唐律“六赃”中竟是唯一一个没有作为比附量刑对象的,这与“不枉法”作为“正赃”之一与其在律内的功能、地位是极不相匹配的。从“枉法”与“不枉法”在律内出现的频次、含义与具体量刑内容三个方面来看,“枉法”具有非常明显独立地位,而“不枉法”则不然,地位上似乎仅是对“枉法”的补充。“枉法”与“不枉法”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要充分探讨二者在刑事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都必须将“枉法”与“不枉法”作为有机整体一并置于“六赃”内予以整体分析。宋代对唐律规定近乎全盘继承,完整沿用了唐律对赃罪的“六赃”名称和分类,但对于“受财枉法、不枉法”等其余赃罪在量刑上有减轻的趋势。元代刑律中,比附“不枉法”定罪量刑的内容逐渐增多,以及从元代对赃罪先按十三等划分后用十二等划分中可见,“不枉法”比附量刑功能在律内逐步加强。二者的关系由“不枉法”仅是对“枉法”的补充变为趋近于二者并列的结构。明律中,仍存“六赃”之名,但明代刑律中“六赃”实则与唐代“六赃”内容大大不同。明代刑律中的“六赃”在结构方面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具体来说,“枉法”和“不枉法”之间的关系已和“唐六赃”完全不同,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依附关系,同时,唐律当中所未见到的比附“不枉法”定罪量刑的具体形式在明律中非常普遍。清律中的“不枉法”各方面皆有别于“枉法”,亦体现出“不枉法”与“枉法”之关系随着“六赃”的变化而划分愈加明晰。后世刑律继承了唐六赃的体系与内容,其中“不枉法”的独立性逐渐强化,这在定罪量刑方面的表现非常明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后世刑律律文中开始有大量“以不枉法论”和“准不枉法论”的表述,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刑律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这是目前的研究中所忽视的。在后世刑律中“六赃”的具体条文、罪名结构、处罚规定等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之相应,其中的“枉法”“不枉法”也形成了与唐代时截然不同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 从1870年到1945年捷克小学教师一般在教师训练学院接受四年的教育,体育课程是其中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培训小学教师一般由教育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大学教育系负责进
<正>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促进创业带动更高质量就业,深圳市宝安区借助"互联网+O2O"(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服务)手段并整合大数据技术,采取PPP模式(政府和社
<正>两会期间,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在列席政协民革小组讨论会时表示,审计署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审计信息公开,引进舆论监督。余效明说:"这几年审计公开步幅很大。实行审计公告
对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狮子山F9断裂带西侧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该地段工程概况、边坡地层岩性、岩石变形破坏模式、岩体结构特征,并运用ANSYS数值建模法验
卵巢早衰(POF)是指妇女在青春期发育后至40岁以前出现闭经、不育,血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浓度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占妇女总人数的1%~3%,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本文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陶瓷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塑企业文化.本文从陶瓷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
<正>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通常是由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漂入肺动脉引起的一种有潜在致死风险的疾病。因此可被视为静脉血栓疾病的延
<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辨证方法,汉唐主要是采取方剂辨证方法,即“辨方证”, 如张仲景《金匮要略》、孙思邈《干金方》、王焘《外台秘要方》,
会议
腹胀系婴幼儿常见病症之一 ,伴发于多种疾病及治疗过程中。笔者运用针灸取得较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16例中 ,年龄 1岁者 65例 ,1~ 3岁者 51例 ;男 60例 ,女
笔者近3年来采用可乐必妥和中药热淋清治疗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36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366例,均为男性,年龄19~65岁。既往患本病1次220例,2次及2次以上146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