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肉羊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本地山羊和已育成的肉羊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各地引进波尔山羊,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杂交改良当地品种,充分发挥杂交优势,提高本地山羊的肉用性能和生长速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波尔山羊的杂交后代尤其是杂交二代,无论在体型外貌上还是在生长速度上,都比本地山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目前,波尔山羊已经在各地广泛分布,并在肉羊产业化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波尔山羊杂交二代(F2)的生长进行分析,以遴选优秀个体进一步级进杂交或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另外,明确杂二代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杂交羔羊饲养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①分析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体重及体尺生长规律,建立F2的生长模型,为制定新品种培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②分析影响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体重及体尺增长的因素,为制定波杂羊生产饲养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③对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各阶段体重和体尺进行主成分分析,为确定综合选育指标奠定基础。 1.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体重及体尺生长规律分析 本研究所用数据全部来自江苏宁华农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江浦波尔羊场,为2000-2002年459个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级进杂交二代的生长记录,包括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体斜长、胸围数据。 分别用Mitschetrlich模型、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波尔山羊×徐淮白山羊杂交二代山羊体重和体尺的生长规律,所有指标都以Mitschetrlich模型的拟合度最大。由参数进一步估算出体重、体高、体长、体斜长、胸围的拐点值和拐点日龄分别为10.69kg、19.89cm、31.52cm、33.21cm、22.32cm和111.30d、115.30d、105.58d、104.43d、106.96d;最大日增量分别为0.05 kg/d、0.24cm/d、0.31 cm/d、0.32 cm/d、波尔山羊级进杂交二代羔羊生长分析0.25 clnjd;瞬时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1333、0.3661、0.2984、0.2894、0.3375;最大体重和体尺分别为29.0519kg、54.osem、85.67em、go.27em、6o.68em。研究表明,模型应用能较好体现杂交二代羔羊的生长规律,但必须注意体尺的生长拐点计算值与实际值不相符合,所以生长模型应用于体尺估计是否合适还需进一步探讨。2.影响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体重及体尺增长的因素分析 从性别、同胞数量、公羊、年份四方面对影响羔羊初生和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因素做一分析。性别、同胞数量和年份对杂交二代羊的早期生长均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公羊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母羊,单胎羔羊生长比双胎和三胎羔羊快,但双胎和三胎羔羊之间差异不明显,上述差异到生长后期逐渐减小。公羊在2001年杂交羊生长速度比2000年有所增加,体现了选育工作的效果。3.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各阶段体重和体尺主成分分析 对190只波尔级进杂交二代羔羊初生、1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共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月龄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各月龄的第一主成分均匀地综合了5个性状的变异信息,第二主成分主要体现体尺指标,各月龄主成分的不同体现了羔羊生长的变化。说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羔羊体重和体尺综合评价科学、简便,为优良个体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波尔山羊;杂交后代;生长模型;体重;体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