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资产获取型并购问题研究--基于制度视角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愈来愈多地采取跨国并购形式,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愈来愈活跃地参与到跨国并购的浪潮中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华并购获得其竞争优势,从而争夺中国巨大市场份额,并且将并购目标主要集中在那些基础好、信誉高的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优质企业,特别是具有优势和龙头地位的国有企业,并购动机也以战略资产尤其是与东道国因素绑定在一起、由东道国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建立、体现在东道国企业经营资源之中而又难以跨国转移、具有适用于当地市场特点的资源为主。然而,为什么战略资产获取型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主流形式呢?本文基于制度视角,构建一个战略资产获取型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战略意图的模型对此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并通过对欧莱雅、安赛乐米塔尔、AB这三家全球知名跨国公司进行跨案例研究,证明这个制度框架的的解释力。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被描述为是获取战略资产的途径是基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压力和企业层面的文化认知的影响而形成的。具体展开如下:  本文首先通过背景介绍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确定研究内容和整体框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描述;然后对跨国并购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制度理论进行综述及评论,并对战略资产、制度做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接着是本文核心部分,构建一个基于制度视角的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资产获取型并购分析模型,并提出几个研究假设,用以阐释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资产获取并购背后的逻辑缘,然后用欧莱雅、安赛乐米塔尔、AB集团这三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资产获取并购模型进行跨案例检验,证明其解释力;最后指出战略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会对中国的企业和经济产生双面影响,针对不利影响,从制度的可控层面提出应对策略;结尾部分则除了进行要点内容总结外,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责任是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千年不变的主题.然而,种种寒心的社会现象,让人类不得不对责任心的日益淡化敲起警钟,培养、强化责任心已成为全社会的最高
该文站在宏观和政府的角度,以推动消费信贷发展为目的,利用大量的国内外调查数据,对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论述.首先根据消费信贷的特点和分类,界定了消费信贷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