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石油化工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生物活性炭法对石油化工污水进行了以回用为目的的深度处理试验,试验以含油污水二级出水为原水,直接泵入生物活性碳柱进行处理。活性炭层高度为100cm,污水流量根据试验设计取1L/h、2L/h、4L/h三种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具有良好的深度处理效果:试验出水的浊度、氨氮含量、COD及石油类含量,均达到回用标准。COD浓度由进水的107.88mg/l降低到21.05mg/l,平均去除率达到80.4%;氨氮平均含量由进水的14.5305mg/l降低到4.2995mg/l,平均去除率达到71.2%;浊度由进水的19.55NTU,降低到出水的0.736NTU,平均去除率为96.2%;石油类含量由进水的14.67mg/l,降低到4.87mg/l,平均去除率为66.8%。 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水中COD的去除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大而降低。所以降低进水流量即延长水利停留时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活性炭对水中COD的去除效率。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水中COD的去除效率随炭层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炭层高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也呈增长趋势,但整个工艺对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炭柱上层(0~20cm),去除率将近50%,越到炭柱下层对COD的去除越不明显。 本试验中生物活性炭工艺容积负荷波动较大,其容积负荷最大为1.117kgCOD/cm~3·d,最小为0.290kgCOD/cm~3·d,在这样的波动下,出水COD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出水COD浓度基本小于25mg/l,故此认为生物活性炭工艺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能力。但是当进水COD浓度大于200mg/l时,实验出水水质开始变差,出水COD浓度增大到35mg/l以上,所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大于200mg/l时不适合采用该工艺。 依据试验结果,通过生化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生物活性碳法去除有机物的三段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量沿炭层深度递减,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也沿炭层深度相应递减。
其他文献
<正>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介绍了库仑定律的定性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排斥另外一个系在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观察在不同位置丝线偏离竖直方向
有限元分析是机械设计工程师不可缺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本文着重介绍了Pro/ME- CHANICA环境下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优化设计。并以齿轮为典型进行了优化设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城市交通需求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日益严重,交通拥挤收费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在分析了城
给定两个集合E和S,元素的集合E和E的子集的集合S,求出S的子集C,使得C中所有集合的并等于E,同时使得|C|最小。这就是经典的集合覆盖问题(SCP)。它是NP-hard类的最优化组合问题。对于
<正> 作为介于轻、重火器之间的火力支援手段,迫击炮的地位和作用在60~70年代军队机械化浪潮的冲击下曾一度滑坡,于是国外一些浅薄之士曾断言,这种"陈旧落后"的武器已"行将入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棚蔬菜种植属于一种重要手段,在对大棚蔬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并且要采用农业手段、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病
带式输送机作为重要的散状物料输送设备,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由于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输送线路不可能全部直线布置,所以一些线路在水平或者空间上出现不同角度的转弯
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隐私安全保护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建立了不受信任的数据合作商滥用数据访问权限、匿名共享数据被重新识别、数据公司内部滥用数据挖掘三个方
我国大量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期间由于执行力的问题,是企业战略难以得到高效实施,使得企业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却由于企业执行力的减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从快速成长
介绍利用MatLab实现图像增强的3种常用方法:灰度直方图均衡化、灰度变换、平滑与锐化滤波等,探讨利用MatLab提供的系列算子实现图像边缘检测的方法,以Arnold置乱变换为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