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这时如何理财成为现实的问题。为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理财需求,各金融机构大量发型理财产品,在众多理财产品中,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其独有的结构设计与风险收益特征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本文介绍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又被称为挂钩型理财产品,其实质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两部分结合起来的新型金融产品,这两部分为固定收益部分(如债券等)和金融衍生部分(如期权等)。如果固定部分到期收益与理财产品价格相同便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其收益和风险完全是由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势来决定的。根据挂钩标的属性的不同,结构性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股票类、外汇类、商品(如黄金)类和指数类等种类。结构性理财产品最早出现在欧美等发达资本市场,第一款国内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于2003年。虽然我国结构性理财的发展远远迟于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惊人,然而现在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外国学者,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定性方面,无法深刻的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水平,不能对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支持作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概要性的介绍结构性理财产品及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第二部分为本文重点,分别介绍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流程与定价方式,并对产品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部分针对性的提出了目前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问题,并简要的给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