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学读本的传统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研究——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kongl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学是中国传统蒙养之学,蒙学读本是一种承载蒙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都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内容和编写结构,以承载和传播儒家伦理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为主要内容,是我国国学或者传统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深层民族心理的构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蒙学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蒙学也趁着“国学热”等社会文化热潮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   作为一种有长久生命力的古老教育,蒙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本文拟以流传和影响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广泛认可的中国古代蒙学经典文献—《三字经》和《弟子规》为参考文本,主要围绕其所蕴涵的深刻伦理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形式,蒙学读本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和对当代有价值的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摸清蒙学发展的趋向,并对当下新的蒙学读本的创作和编写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期望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儿童教育或者是为了社会教化做贡献。   本文拟在现代教育的视野下对照蒙学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对蒙学读本内含的道德思想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当下蒙学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最后依托这些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社会实践要求,对当下新的蒙学读本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建议和阐释。
其他文献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文化典籍之一,《管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自西晋傅玄对《管子》的作者提出质疑以来,《管子》非一人一时之作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