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玉米浓醪酒糟基质的L-乳酸菌株的选育与发酵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化石燃料日益减少,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2006年4月更是突破了75美元/桶。燃料酒精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燃料酒精生产而言,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点。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于酒精发酵联产L-乳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达到既解决酒精生产中酒糟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酒精及L-乳酸生产成本的目的,为后续放大生产奠定基础。通过采样分离,自主筛选获得了一株L-乳酸细菌,光学纯度检测表明,其乳酸产物中L-乳酸的含量达到了94.8%。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了初步碳源、氮源的发酵性能试验,通过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夏威夷肠球菌(Enterococcus hawaiiensis),暂命名为E. hawaiiensis WXS,目前暂时未见利用夏威夷肠球菌进行L-乳酸发酵生产的公开文献报道。利用化学诱变剂NTG对E. hawaiiensis WXS进行反复诱变处理,得到一株良好产酸的菌株E. hawaiiensis WXS58。进一步考察了E. hawaiiensis WXS58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发酵性能,确定了最佳发酵温度为34°C,适宜种龄为14-18 h,最佳接种量3%,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 6.0,在发酵初期,适量通气培养对L-乳酸的产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酵母膏1%,Na2HPO4 0.15%,MgSO4 0.02%,在该培养基中发酵48 h后,发酵液中L-乳酸产量达到56 g/L。对E. hawaiiensis WXS58以酒糟为基质进行了驯化,使菌株能够在玉米浓醪酒糟清液中良好生长。通过考察酒精浓醪发酵和L-乳酸发酵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酒精发酵和L-乳酸发酵之间的平衡点:将酒精发酵提前至36-40 h结束,此时醪液酒精度在12%左右,酒糟固液分离后清液含糖在70-80 g/L,适当处理后直接用于L-乳酸发酵。对玉米浓醪酒糟清液为基质的L-乳酸发酵进行7 L发酵罐和15 L罐小试试验。7 L罐中,发酵初糖67 g/L,发酵36 h后,发酵液中L-乳酸产量达到52 g/L,残糖7 g/L,糖酸转化率为86.7%;15 L罐中,初糖87 g/L,发酵48 h后,L-乳酸产量达到68 g/L,糖酸转化率为89.5%。在15 L罐中,L-乳酸最大生成速率在12 h时,达到了2.86 g/L·h,酒糟中糖的最大消耗速率在17.7 h,达到了3.55 g/L·h。对经济成本进行了初步的核算,与单独进行酒精发酵相比,酒精浓醪发酵联产L-乳酸工艺可增加利润814元/吨酒糟清液。
其他文献
<正>河北省兴隆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土壤和气候十分适宜山楂的生长。果品品质优良。近几年,依托资源优势,兴隆县在"科学管理、财政扶持、培育龙头、开拓市场"上狠
移动电子商务是我国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型商务模式,与传统电脑平台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设备和运营模式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现有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提出现有移动商
在本文中,我们对氧化铜(CuO)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场发射(FE)性能以及磁性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与创新如下所示。1、通过水热法生成大量的CuO纳米稻草,其长度多在微米量
目的:探讨急诊药房处方调剂风险防范。方法:根据急诊药房夜间调剂的病例,应用临床药理学和文献资料分析怎样防范调剂风险。结果与结论:目前调剂风险防范操作还主要依赖药师的个人
基于Lib QUAL+构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即借助具体数据,通过周密设计、复杂检验,构建出包含入口、网络、功能、交互4个维度,19个指标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高校课程设置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高校的课程内容是否准确,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
本文以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对无直接利益冲突中的参与群体类型、心理特征与行为选择作了分别论述,并对政府在处置群体利益冲突,特别
旨在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的程序、内容、层级、方法的介绍,阐明企业如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以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竞争策略,并为本企业制定战略奠定基础。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复兴党在叙利亚、伊拉克相继执政,其中叙利亚复兴党执政至今,而伊拉克
国际上普遍采用焦油、烟碱和CO三项指标评价卷烟的安全性,在不影响卷烟香气和吃味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卷烟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则成为当今烟草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查阅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