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博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以“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诸多公共危机事件,“微博”在助推突发事件、设置公共议题、聚集社会资源、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少监管措施,微博同样容易成为谣言滋生源和迅速扩散的渠道。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领域中,微博既是及时处置和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灭火器”,也是引发和扩散危机的“助燃剂”。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开始开设微博,尤其是政务微博,现已逐渐成为政府发布信息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情民意的窗口和官民互动的空间。因此,在微博时代,如何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微博这一新型传播媒介,建立有效的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公信力,形塑政府形象,是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崭新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首先在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并在对微博、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概念进行诠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中对微博进行科学管理与有效运用的重要性。  其次,本文介绍了微博的由来及发展、功能与特性、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以及其在社交领域、商业领域、新闻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应用效果,尤其是重点分析了微博传播门槛低、即时通信互动、信息传播碎片化、“背对脸”式信息交互及显著的社会化传播特点,容易传播恶意信息、信息泛滥、谣言滋生和易成操控工具的缺陷,以及危机管理视角下,微博作为管理客体和管理主体的双重性内涵和微博中意见领袖的特点与作用。  再者,本文从舆论导向性、管理时效性、决策准确性、信息透明性和处置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微博对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挑战。  还有,本文以“温州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例,较为深入地剖析了微搏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亦即其正面效用是:在传播、号召、舆论和监督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其负面效应:即助长谣言、绑架舆论和侵犯隐私权等严重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微博时代这一视角,提出政府在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时,必须要加强政民之间的互动,确保灾情发布的及时和准确,注重社会舆论的引导,接受救灾决策及过程的监督,动员和利用民间资源的力量等。  最后,本文探讨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对微博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主张树立微博观念,健全微博管理的法制体系;运用微博平台,强化公共危机的管理机制;发挥微博优势,改进公共危机的管理方法等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海关监管业务量不断增长,职能拓展和业务改革不断升级,执法要求和群众期待不断上升,特别是规范津补贴产生的多重反应,使得海关青年关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倦怠情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