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全球人口剧增,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导致全球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培养好公民的环境意识,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环境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一定途径进行培养,而环境教育正是为这一目的而产生的;环境解说是实现环境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环境教育得以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而健全的环境解说系统是环境解说实施的基础。国家矿山公园将废弃的矿山环境重新利用,以矿业遗迹景观为主题,其优秀的环境教育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目前关于国家矿山公园环境教育及环境解说系统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在环境教育和环境解说系统研究基础上,以福建寿山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特点,以环境教育为出发点,重点从环境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将环境教育的理念及方法应用到国家矿山公园的开发建设中,通过合理的环境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将国家矿山公园的资源转化为环境教育资源,探索国家矿山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相关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对台湾桃源县东眼山森林游乐区和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环境教育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吸取其环境教育理念,结合国家矿山公园的资源特色,总结形成了国家矿山公园环境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公园环境教育目的、目标、受众、内容和组织形式。其次,通过问卷方式对公众对国家矿山公园环境教育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公众对环境教育的认知与情感态度、公众对国家矿山公园环境教育内容的需求、公众对环境解说方式的偏好和对环境解说系统特性的偏好情况;再次,综合前期文献总结与问卷分析,提出环境教育背景下的国家矿山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环境解说系统的组成要素与系统功能、主要规划目标与原则和环境解说系统实现环境教育功能的途径。最后,以福建寿山国家矿山公园作为实例,完成其环境解说系统规划和设计。通过对其环境解说系统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将公园环境解说系统整体布局规划为“1个环境教育中心+1个寿山石博物馆+2个游客服务中心+3条主题游线+4条特色解说步道”,最后对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的解说步道、解说牌、游客服务中心、环境教育中心、出版物和环境解说活动六个分项提出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