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脂肪酶Talaromyces thermophilus lipase (TTL)制备LML型结构脂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脂是日常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赋予食物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但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由于油脂的过量摄入导致的肥胖等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既可以替代日常食用油脂又不会引起脂肪在人体内过量积累的健康化油脂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研究课题。LML型结构脂,是指Sn-2位为中链脂肪酸、Sn-1,3位为长链脂肪酸的一类甘油三酯。LML型结构脂分子结构特殊,具有此类分子结构的结构酯,可以通过其在人体内的特殊代谢途径来降低脂肪在体内的积累。目前对合成LML型结构脂的研究尚少,且所见报道均采用商品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和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而Novozyme 435无位置选择性,会导致目标产物得率低;Lipozyme RM IM所用固定化载体为酚醛树脂,会导致油脂产品质量降低。脂肪酶TT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来源于嗜热踝节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的酶,经本实验室系统研究发现其具备强的sn-1,3位选择性,这一特性适用于催化制备结构脂。本研究对脂肪酶TTL进行了固定化,并利用固定化脂肪酶TTL为催化剂,在常压下、无溶剂体系下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LML型结构脂;此外,还利用分子蒸馏纯化所制备的结构脂,并以所制备的结构脂作为煎炸油,进行煎炸实验,首次分析了该类结构脂的理化性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多种大孔树脂作为脂肪酶TTL固定化的载体,筛选出大孔树脂AB-8作为脂肪酶TTL的最佳载体。其最优条件是:缓冲液pH=7.0,吸附温度为40℃,脂肪酶TTL的蛋白添加量为20 mg/g树脂,恒温吸附8 h。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固定化酶酶活力可达到4162.16 U/g,比酶活为103.04 U/mg;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确认脂肪酶TTL已经成功吸附在大孔树脂AB-8上;固定化脂肪酶TTL的最适催化温度为60℃,最适pH为7.0;经固定化,脂肪酶TTL的温度耐受性高;通过三油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发现其具有强的sn-1,3位选择性。2.以固定化脂肪酶TTL为催化剂,在常压下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中长链结构脂,并研究了反应温度、酶加量、底物摩尔比等单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其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酶加量为6%(占底物质量),三辛酸甘油酯/棕榈酸乙酯摩尔比为1:6,在此条件下反应6 h,棕榈酸结合率达到53.31%,含有双长链的结构脂含量可以达到56.12%。在此最优条件下,研究了三辛酸甘油酯与大豆油乙酯酯交换放大反应,结果表明,对长链脂肪酸的结合率影响不大;利用两级串联分子蒸馏分离纯化酶促酯交换放大反应时的产物,最终得到重相混合物,经分析,双长链结构脂的含量为87.58%,且87.04%的辛酸位于结构脂的sn-2位上。3.用纯化得到的LML型中长链结构脂煎炸土豆条,分析煎炸不同时间后的酸价和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连续高温煎炸8 h,LML型中长链结构脂的酸价仅由最初的0.18 mg/g增加至0.76 mg/g;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的增加的幅度非常小,说明LML型中长链结构脂具有作为煎炸油的潜质,可应用于日常烹饪当中;对LML型中长链结构脂的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TBHQ,可有效抑制LML型中长链结构脂的氧化进程。
其他文献
亲水色谱因其在极性化合物的分离上比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有更大的优势,在分离领域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研究出了一系列的亲水色谱柱用于分离极
西江24B油田经过近20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区产量递减加剧,油区出现严重欠产,需要对西江24B油田进行开发调整生产,提高油藏采收率。水平井成为这次调整开发的重要手段,
【中图分類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88-02
介绍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即事前主动控制、事中积极检查、事后严格把关,并介绍了保证施工质量的八种监督检查手段,可为同类工程
针对垣曲县正在实施的五龙桥按照其百年一遇设计标准用经验公式法对其上游流域面积内的洪水进行了洪峰流量计算,并按山区河流公式推算洪水深度,依据该段河堤结构形式,从河堤的平
为了提高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测量准确度,提出了基于精确校准的红外标准星的红外辐射标校方法.测量不同大气质量处多颗具有较高光谱分辨率的红外标准星,采用天文孔径测光法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然从浅海走向深海甚至超深海。作为海上油气生产的大动脉,立管系统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