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其目标是增加企业的业绩,在实际中,也可以保护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近年来,在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问题,特别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促进企业积极稳健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得以实现。目前对于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公司治理的企业业绩、内部控制等,但却鲜有研究把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配置效率联系在一起。政府补助配置效率是指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对补助进行分配所期望的结果。据国泰安数据库统计显示,2014年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中,获得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占94.45%,国家也在大力的鼓励和扶持一些有政策性目的的企业,以期可以促使企业业绩得以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点贡献。但事实上,我国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对补助的使用情况却参差不齐。因此,如何提高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就成为政府和企业都关心的话题。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我国特定的背景环境,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来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将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更进一步丰富相关问题的研究,使企业能够据此改善公司治理情况,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补助的配置效率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在无约束的情况下,政府补助与企业业绩呈显著负相关;在无约束条件下,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政府补助配置效率负相关更显著;在董事会治理的约束下,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在高管层激励的约束下,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在公司治理系数的约束下,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