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接头词「お·ご」用法的研究经历了四十多年,已经不再是新课题。国内外众多日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用法探索的分析和考察,但他们主要侧重于「お·ご」基本用法的研究。例如「お+和语」「ご+汉语」是教科书和语法参考书中常见的用法之一。该用法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固定的搭配模式。而类似「お电话」(?)等这类与上述「お·ご」基本用法相违背的特殊现象则大量存在,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绝大部分教科书和语法参考书均将其视为「お·ご」用法的例外情况,这种处理方式较为暧昧,加之相关的表层(语法)研究和深层(文化)研究颇少,这样一来便不利于日语学习者从整体上理解并正确把握「お·ご」的使用方法。「お·ご」用法的传统考察主要侧重于语法规律的层面,然而研究它的特殊规则,不能仅局限在对语言内部规律的阐明上,而应该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对语言演化所产生的根本影响。文化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综合性语言学科。文化性质指语言本身就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价值指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体现文化和认识文化的一个信息系统。文化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不仅仅是它的结构体,而是黏着文化因素的各种构件(词、语音、语法)上带有的文化意义。归根结底它还是一门语言学科,研究的是作为文化符码的语言本身。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通过收集「お·ご」特殊现象的词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将「お·ご」特殊规则归纳为「お+汉藉」、「お·ご+汉语」、「お+外来语」、「お+混种语」、「ご+和语」共五点,以此作为考察「お·ご」用法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论,对这一特殊规则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其合理性。从文化语言学来看,「お·ご」特殊规则属于一种随机的无序的语言现象,将其放入日本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可以打破考察「お·ご」用法时的旧的思维框架,更深入地了解隐藏在「お·ご」特殊规则背后的日本文化。通过借助文化语言学的观点,能够看到隐身于「お·ご」特殊规则后的日本人的和语本位意识,这种语言上的本位意识的形成,是因为和语在日语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日本人作为单一民族,容易形成民族语言的共同心理。另一方面,特殊规则中「お」与非和语词汇相结合,体现了日本民族在语言上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都是「お·ご」特殊规则合理存在的深层文化因素,也是该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价值。最后,根据所归纳的特殊规则,推测其今后的发展动向为「お」在一定范围内继续扩大,「ご」则处于相对缩小的状态。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研究「お·ご」特殊规则梳理出一个眉目,提供一条新思路,以解决「お·ご」特殊现象难以把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