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量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特性与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宇航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运载火箭作为一个典型的时变系统,燃料燃烧导致的变质量效应对火箭的飞行过程影响巨大。同时,随着火箭尺寸不断增加,柔性变形因素造成火箭刚柔耦合动力学问题突出。为了满足航天发射复杂的任务需求,建立一个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对于火箭的设计和控制工作极为重要。众所周知,燃料占火箭总质量比例极大。从发射任务经济性以及轨道设计的角度出发看,除了有必要考虑火箭的变质量效应之外,还有必要对燃料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火箭发射基本任务,同时达到节约燃料的目的。另外,对于火箭这样的时变系统,其飞行过程中的模态参数变化情况对火箭设计和控制工作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其模态参数辨识工作都是在地面进行的,而在轨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辨识不仅可以消除地面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可以辨识实时的模态参数变化情况。综上所述,变质量效应和柔性因素会对火箭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造成重要影响,燃料最优控制问题和在轨模态参数辨识问题又是航天器科学与力学领域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因此,开展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问题和在轨模态参数辨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学位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32001,11272202,11472171)、上海市教委科研重点项目(14ZZ021)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4ZR1421000)的资助下,开展了火箭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以及在轨模态参数辨识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1)开展了考虑变质量效应的柔性运载火箭动力学模型研究。首先,给出基于Kane方程的变质量质点动力学方程,通过模态截断法,建立变质量柔性体的动力学模型;分解变质量柔性体可以得到平动方程、转动方程和振动方程;然后,将火箭模型简化为喷嘴-梁模型,并分别推导了针对火箭喷嘴和梁的动力学方程,进而组集得到运载火箭整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对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分别开展数值仿真研究,验证本文理论的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本论文所建立的考虑变质量效应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火箭的飞行过程。(2)开展了运载火箭燃料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首先,在燃料消耗速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运载火箭燃料最优控制问题等效成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给出运载火箭时间最优控制问题下的性能指标;由火箭飞行过程的起始状态和达到预定轨道的末端状态得到控制问题的初始条件和终端条件;基于两点边界值法,通过推导Hamiltonian函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两点边界值问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求解此两点边界值问题,得到了在燃料最优控制情况下单级火箭和两级火箭的控制律和以及相关飞行轨迹。将优化得到的火箭发动机摆角规律施加在第二章中火箭动力学模型上,将优化之后与未经过优化的飞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两点边界值模型解决火箭燃料最优控制问题的有效性。(3)开展了运载火箭频率参数辨识问题的研究。首先,通过本文第二章所建考虑变质量效应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得到了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各点的输出数据,同时已知火箭的输入的推力数据;然后将输入输出数据带入到OKID法,求解得到火箭的脉冲响应数据,再将这些脉冲响应数据带入ERA法进行辨识计算,便得到了随着时间变化的频率参数;最后,将所得频率参数变化数据拟合成曲线,并与第二章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振动频率随着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ERA法的辨识结果与第二章动力学模型所得结果相符合,这不仅仅验证了变质量柔性火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通过ERA法辨识频率参数理论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语文自读课如何教学仍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许多教师不能明确自身在自读课中的角色摆放。从编者意图来看,教师定位于"指南针"角色;从学习评价角度来看,教师定位于"舵手"角色
图书简介  书名:《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  主编:赵国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该书由5部分构成,通过俞玉萍、朱良才、李镇西、雷夫等20余名中外名师案例,从开学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理念、教师发展、人格影响等方面启发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推荐人语  在基层农村初中任教10多年,不觉生出许多“烦恼”:为学生的阅读量太小、阅读能力欠缺犯愁,为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家校
【正】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对开放国内商品流通业的态度都比较谨慎,而且在开放的时间和内容上都晚于制造业和其他一些产业。但中国,真可谓是"高分"入世。中国政府承诺,除
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也逐渐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建造大型舰船的技术经验也在逐步累积,然而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公认的大型舰船设计规范可以使用,国外许多大型舰船的结构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因此本文针对如何重构国外大型舰船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以灰色理论为基础对大型舰船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初步重构。由于舰船设计规范是对造船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所以本文利用灰色理论对现有舰船规范中的数据
变在陶氏化学的新征程中,中国市场的成败尤为关键革者要承受压力乃至失败,但也可能收获巨大的丰收。对于垒球化工巨头陶氏化学CEO利伟诚(Andiew Llveris)来说,艰难的变革正在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未来的道路似乎开始平坦起来。  2010年底,利伟诚在上海向《商务周刊》列举了几年来陶氏战略变革的硕果:从全球看,公司的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基础化学品只占全部产品的1/3,而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比例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