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在学生评价中,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同时也包括他们与同伴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学生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要为英语课程建立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评价成为教与学整体中的一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例如期中、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等),把外语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育活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只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培养等不正常的现象充斥着英语课堂。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学生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而且这些研究已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中被启动。在中国,虽然有了当前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而且也有对某些具体方面的评价的研究,但是,关于具体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实证研究却很少见。因此,本文作者着手进行了在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评价模式的研究。 本研究包括两个实证研究。 其一是对中国高中英语教学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抽样选取了湖南、广东两省共四所中学(包括重点中学、非重点中学、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的160名学生和4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反映出的学生评价方面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问卷调查涉及到了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四个方面:1)评价的内容;2)评价中主要的参与者;3)评价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方法;4)评价的结构。问卷调查揭示了目前中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特点: 1)评价的内容仅仅局限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他们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