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固氮菌和溶磷菌等植物促生细菌可以为植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抗逆性,改善土壤品质,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内蒙古具有广袤的荒漠化草原,植物促生菌在防治此类型草原进一步荒漠化或改善其生态环境方面可能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植物促生菌开发和应用的基础,其荒漠化草原植物相关多样性研究还比较缺乏。本研究采用纯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DGGE技术研究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优势种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多根葱及沙葱根际和内生固氮、溶磷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1)使用了三种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Ashby无氮培养基和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得到176株细菌,其中根际细菌37株,内生细菌38株,根际固氮细菌21株,内生固氮细菌27株,根际溶磷细菌37株,内生溶磷细菌16株。Bacillus、 Brevundimonas、Arthrobacter、Streptomyces菌属的菌株是优势类群。分离得到的菌株中,GN0603和RN0603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固氮酶活性分别为88.25,73.95nmolh-1mL-1,菌株GP0801、GP0802、GP0803和RP0802都表现出较高的溶磷能力分别为66.824、53.518、60.632和64.021μg/mL,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价值。(2)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夏季(气候条件最恶劣),五种主要优势种根际和内生细菌、固氮细菌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通过16S-DGGE分析,得到的五种植物根际、内生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源于放线菌纲、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芽孢杆菌纲、蓝藻纲、葱属叶绿体几个类群。最优势的两个菌群分别与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K1-434、Allium sativum序列相近。通过nifH-DGGE分析,得到的NifH蛋白序列与Bradyrhizobium、Zoogloea、Burkholderia、 Azohydromonas、Mesorhizobium、Ideonella、Azospira及不可培养固氮菌株的NifH蛋白序列相近,最优势菌与nitrogenase iron protein [uncultured bacterium](AEB96802)序列相近。植物之间根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植物之间根际、内生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使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得到多种固氮菌和溶磷细菌,某些菌株表现出较强的促生能力:使用DGGE分析表明五种主要优势种根际和内生细菌、固氮细菌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并且最优势菌与不可培养的未知菌群同源性最高,表明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蕴藏着丰富的植物促生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可促进对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优势种植物促生细菌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为荒漠草原功能微生物开发利用、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土壤的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