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恕政治思想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恕其所处的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学术思想的渊源、游学日本的经历,造就了他扎实的学术基础、开阔的视野,为其反思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主张打下了基础。  宋恕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儒法之辩,其核心是“三始一始”学说。  “阳儒阴法”即所谓儒法之辩,是一条纲领性的主张,强调后汉以后的中国政治社会中都是一种“阳儒阴法”的状态,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宋恕则主张弃法从儒,抑强扶弱,及扩大人民的权利,限制政府的权力。  “三始一始”则可以看做是其政治主张的基本表述。宋恕主张改革变法,需从“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开始,而在这些之前,第一步乃是改穿西服。作为宋恕的基本主张,“三始一始”表明了宋恕欲从制度层面进行全面改革的设想与愿望。  宋恕改革的想法和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律法、政制、教育和妇女问题等四个方面。宋恕的政治体制改革路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良性质的改革,其改革的动力来源,依然是上层的统治阶层,因此,在其改革思想体系中,对于权力的有效监督,不可能明确提出,更无法做出清楚明白的制度设计。  宋恕的政治改革思想,其核心是民本,而民本与民主有着本质的不同。民本是集权社会的思考模式,并没有消除君主的绝对权威,也并没有确立人民的绝对权力。他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具体政制措施,来实现他的民本思想,是典型的“中体西用”。  严复与宋恕在政治改革思想上,有本质的不同。严复强调“西体西用”,强调民主,主张从根本上学习西方思想;而宋恕则是一种“中体西用”构架,强调民本,来源于中国思想。在路径上,严复强调教育改革之于君主立宪的绝对重要性,强调民智的重要性;而宋恕则比较看重政治体制层面的改革。
其他文献
李退溪一生服膺朱子之学,同时以朱子之学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为学宗旨,并试图使朱子的理论更加系统和严密。他在维护朱子及其学说的同时,还发展并完善了他的思想体系,死后被人们尊
中国学术至近代因为中西学的融合而面目一新。清末以来,硕学辈出。刘师培卓然而堪称大师。刘师培的文化哲学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和“古学复
星湖李瀷是朝鲜朝后期开创实学先河的代表人物。他把一生的精力贡献于学术研究和授徒讲学,无出仕之意,在哲学、经学、史学、经济、兵防,以及天文、地理和技艺等各方面都做出卓越
索伦·克尔凯郭尔是十九世纪丹麦基督教思想家,存在主义的先驱。他将生命的体验和沉思化作文字,将个体的生活体验论证个性原则和对上帝的信仰,描述了痛苦、烦恼、孤独、绝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