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各种应激因素增多,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氨基糖苷类药物作为控制畜禽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细菌已对该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近年来研究显示,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能保护细菌30S核糖体16S rRNA,使药物与之不能结合,介导对包括阿贝卡星在内的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大肠杆菌作为畜禽肠道重要栖居菌和病原菌,承受着各种药物选择压力,形成了多种耐药基因储库,故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耐药性的流行规律,预测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为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风险,以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了Kirby-Bauer方法和PCR-测序法,检测了519株动物源大肠杆菌(437株共生菌和82株临床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以及菌株质粒介导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药敏结果显示,437株共生菌对14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其中对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性较低(耐药率2.98%~30.9%);对其余11种非氨基糖苷类药物呈不同耐药水平,其中对美罗培兰敏感(耐药率0.46%),对氨苄西林(69.79%)、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68.72%);71.12%菌株呈多重耐药性,以3-5耐菌株所占比例最高(31.58%),耐药谱型宽,有108种耐药谱型。82株临床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水平耐药性,其中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性较高,分别为100%、89.02%和32.93%;对其余11种非氨基糖苷类药物也呈不同耐药水平,其中除对美罗培兰敏感(耐药率3.66%),其余耐药率高达79.27%以上;100%菌株呈多重耐药性,以10-13耐菌株所占比例最高(84.14%),有23种耐药谱型,优势耐药谱型AMP/A/C/CFZ/CTR/CTX/CN/CHL/DOX/NAL/CIP/SXT/KAN。对耐氨基糖苷类的134株共生菌和82株临床菌株,进行了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rmtE、npmA)的PCR及PCR-测序检测。PCR检测结果显示,134株共生菌株中,5株携带rmtB基因(检出率3.73%),尚未检出armA、rmtA、rmtC、rmtD、rmtE、npmA;82株临床菌中,10株含rmtB基因(12.20%),1株含有rmtA(1.22%),且以rmtB和rmtA共存在。对菌株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比较结果显示,菌株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不完全一致,如有些菌株携带armA和rmtB基因,却对阿米卡星呈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本次检测的动物源大肠杆菌,无论共生菌还是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较严重。养殖业和兽医临床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耐氨基糖苷类大肠杆菌菌株中主要携带rmtB和armA基因,流行率低;菌株携带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与菌株来源有关,临床菌株携带相关耐药基因比共生菌复杂;菌株携带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不完全一致,阳性菌株对抗菌活性高或兽医临床不使用药物耐药性显著高于阴性菌,反之菌株间耐药性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