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矿用电机车作为煤炭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了提高它的运输效率,需要提高其运行速度,但是矿用电机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它的最高运行速度,进而影响其运输效率,并且制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矿用电机车的运输安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制动可靠、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制动系统。针对当前矿用电机车制动系统存在的操作复杂、制动空行程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液压防抱死盘式制动系统,基于5t矿用蓄电池电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用电机车作为煤炭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了提高它的运输效率,需要提高其运行速度,但是矿用电机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它的最高运行速度,进而影响其运输效率,并且制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矿用电机车的运输安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制动可靠、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制动系统。针对当前矿用电机车制动系统存在的操作复杂、制动空行程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液压防抱死盘式制动系统,基于5t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基本技术参数对制动系统主要部件进行分析计算,明确液压防抱死盘式制动系统应用在矿用电机车上的可行性。通过对矿用电机车制动时轮轨间的粘着机理深入分析,建立矿用电机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其对应的仿真模型。分析有无防抱死制动系统矿用电机车车速、轮速、滑移率和制动距离的变化规律,仿真表明: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矿用电机车制动性能明显占优,尤其是充分利用了轮轨间的粘着,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对矿用电机车制动距离的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对有无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矿用电机车车速和制动距离进行分析,仿真表明:在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对制动距离的要求下,有防抱死制动系统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要比无防抱死制动系统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高35%,即矿用电机车的运输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基于矿用电机车低速、重载的运行特性,通过对摩擦理论、传热理论深入研究,建立了制动盘瞬态传热微分方程,并在ABAQUS中建立了制动盘直接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防抱死工况下制动盘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制动盘表面的温升曲线是呈锯齿状上升的,并且制动前期温升比较快,后期趋于稳定,最重要的是最高温度低于150℃,满足矿用电机车制动系统对制动盘最高温度的要求,最大等效应力值远小于许用应力250MPa,满足制动盘材料的强度要求。最后选择台架试验方法,验证了制动盘温度场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从而间接证明所建制动盘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至此也从侧面证明液压防抱死盘式制动系统应用在矿用电机车上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率、高性能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对抢占市场份额至关重要。本文在选用DTFC为闭环控制框架的基础上,以实现IPMSM高效率、高性能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为研究目标,对DTFC框架下的MTPA控制、中高速有效磁链法的扰动抑制以及零低速高频信号注入法的噪声抑制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针对传统DTC转矩脉动大、开关频率不固定
全球能源短缺以及电子元件大功率、高集成度、高热流密度的发展趋势使得微机电系统的冷却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微通道内敷设微针肋阵列构成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扩大,我国各大工厂及客户对轴承的订购量越来越多,而消费者对轴承的质量也越来越苛刻。为了保证轴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轴承的自动化装配和自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传统的人工操作存在许多的弊端,如操作成本高、运作效率低、检测精度不够等问题。此外,我国传统的机械式、光学式等量具已经无法满足轴承的检测需求,这些检测方式大多是由人为进行操作的,并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
本文研究了海面上目标对背景辐射的散射计算方法,并利用GPU并行算法对计算方法加速,其目的在于提高散射计算的效率。本文首先研究了辐射学理论相关基础知识,使用MODTRAN软件,计算了可见光波段,以时间和季节为变量的太阳辐照度和天空背景辐射亮度,并根据计算结果作出了对应的曲线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然后介绍了BRDF的基本概念,并给出了BRDF五参数模型的相关概念和公式。本文基于随机粗糙面相关知识和JON
酸化是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常用措施,成功的碳酸盐岩基质酸化是在储层中形成几条主要的酸蚀孔道(即蚓孔),因此酸蚀蚓孔的精细描述对酸化的优化设计而言至关重要。储层
外浮顶储罐是国家油气资源及化工物料的重要存储设施,外浮顶储罐的罐体几何形体变化是其结构完整性检测的重要内容。外浮顶储罐的壁板形变量过大,会造成浮顶升降困难、蒸发损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动静脉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从根源上缓解甚至解决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推动动静脉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提高废弃资源及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实现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排放,已成为考验政府和学术界智慧的课题。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对动静脉产业耦合进行研究亦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为了能更具体深入地研究动静脉产业的耦合,需要借助耦合协调度(反映动
材料疲劳寿命的试验数据往往具有很大的离散性,表明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疲劳破坏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发展能够考虑材料微观因素的宏微观跨尺度疲劳破坏过程数值模拟新方法。本文采用约束应力区裂纹模型,对其进行解析求解。运用该模型,对板试件和圆棒试件的疲劳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疲劳破坏问题的工程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的疲劳破坏分析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
气液两相流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其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医疗、能源、化工等众多领域。在气液两相流检测中,由于相含率是表征流动行为的基础,也是预测质量、动量和能量转移
目前常用的絮凝沉降技术在处理河湖淤泥污水时,由于细粒级有机质难以絮凝而导致溢流出水水质差,同时还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用“水力旋流器+溢流挡板型锥盘旋流澄清器”组合工艺对河湖淤泥污水进行处理。利用水力旋流器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其溢流与药剂混合,并加入微砂强化絮凝,然后进入锥盘旋流澄清器充分絮凝沉降。利用溢流管底部的挡板降低内旋流对沉降区域絮体的扰动作用,避免小絮体进入溢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