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铺开,随着改革的推广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软件”在改革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制约。作为核心“软件”的学校文化变革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深层次的改革,而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文化,因此,教师文化研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良好的教师文化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高学校教学管理质量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论文在借鉴教师文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核心概念文化、教师文化、交往、教师交往文化进行了深度剖析;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法,从教师人际交往这一视角来透视教师文化的实然状况,并从两个维度来呈现:一是教师课堂教学交往;二是学校中教师之间的师师交往。笔者通过对兰州市某小学进行入堂听课,参加学校教师的教研室活动,与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访谈,从实际考察中发现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在教学行为上,教师表现为或是曲解了新理念的深层涵义或是仍旧维持传统教学方式;在师师交往上教师表现为个人主义倾向、教师派别主义倾向、人为合作的倾向。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实然状况的考察,揭示教师文化呈现特征及教师文化缺失的原因,并从主体间性哲学视角,即从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观、师师合作观两个层面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