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Bailin&Siegel,2003;Government of Canada,2002)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关键。20世纪以来,有关思辨能力的理论丰富,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改革的热点。在国外,已有丰富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国内,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仍然是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产生关联,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打开课堂教学的黑匣子,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四资源模型为基础展开研究。四资源模型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基础,已被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广泛使用作为初级、高级和高等教育的读写教学实践中,然而在国内,对四资源模型的运用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关教学文献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将四资源模型的的基本原理渗透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探索(1)四资源模型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模式相比是否能够更好地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哪个维度提高最大?(2)基于四资源模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3)学生对基于四资源模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态度?此研究共设置了两个水平相当的教学班,一个班为控制班,实施的是传统的侧重于语言技能的阅读教学,另一个为实验班,实施基于四资源模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在研究初期,先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思维量表(CCTST)以及阅读理解对两个班分别进行测试,以验证在进行不同教学实施前两个班是否有差异。试验后进行CCTST和阅读理解测试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来验证在进行了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两个班在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方面是否进步?以及在思辨能力的哪些方面进步最大?为了进一步支持论证,本研究还运用访谈及问卷来观察学生对基于四资源模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四资源模型的阅读班的思辨能力及阅读分数明显高于控制班;且对思辨的五个方面来说,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进步最大,推断和演绎能力也有所进步,评价能力水平前后变化不大;大部分同学对基于四资源模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此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教会如何思辨的处理问题,小部分同学持中立态度,认为思辨性地思考问题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占用了学习语言知识的时间,不利于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者认为,将四资源模型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且鼓励更多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实践中完善对基于四资源模型的阅读教学实施框架,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