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具有突出的抗冲性、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和汽车等领域。但PC较差的导热性能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PC的导热性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基于工业化的设备、工艺流程和原材料的使用范围,选用氧化铝(Al2O3)填充双酚A型聚碳酸酯(PC)复合体系,本文深入探讨了Al2O3用量对复合物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等的影响。由于PC对显碱性的导热填料Al2O3较敏感,本文通过加入第二种聚合物,在体系中形成第三相,将Al2O3包覆于此第三相中,降低Al2O3对PC的影响。选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PC复合体系,分别为聚碳酸酯/聚乙烯(PC/PE)极不相容体系和聚碳酸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SEBS)部分相容体系。对于PC/PE体系,探讨了相容剂种类、用量,基体组成,加工方法以及Al2O3用量对PC/PE/Al2O3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导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E/ Al2O3为母料的二步法,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作为相容剂,在PC/LLDPE/PE-g-MAH质量比为5/1/1,Al2O3用量为40wt%时,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为27.2 kJ/m2,导热系数为0.644 W/m·K;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均随着Al2O3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Al2O3用量增加到60wt%时,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895 W/m·K,是PC/PE合金(0.260 W/m·K)的3.4倍。对于PC/SEBS体系,探讨了其形成双连续相的比例,发现PC/SEBS质量比在(85/15 75/25)的范围内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体组成、加工方法以及Al2O3用量对PC/SEBS/Al2O3复合物形貌结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EBS/ Al2O3为母料的二步法的力学性能较一步法好,冲击强度较高,导热系数也较高;SEM-EDS表明二步法时Al2O3选择性地分布在SEBS相中,此时能够保证在Al2O3填充量较低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导热系数;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均随着Al2O3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Al2O3填充用量增加到50%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从PC/SEBS的0.210 W/m·K增加为0.902 W/m·K。研究了PC/SEBS/Al2O3体系中PC/SEBS不同配比对复合物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SEBS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有所下降,冲击强度随之上升;当SEBS用量较少,且PC/SEBS形成双连续相时,体系的导热系数较高;PC/SEBS/Al2O3质量比为(80/20/40)时,复合物的导热系数为0.717 W/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