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脉冲强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能够在大气中传输形成一条稳定的等离子体通道,并由此引发超连续白光、三次谐波、锥角辐射等很多物理现象。这些现象在激光遥感、激光引雷、激光诱导闪电、激光诱导核反应、强激光远距离能量输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超高功率和超短脉冲强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成为近年来激光物理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基于一个由空间动态补偿模型发展而来的模型,主要讨论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在大气中传输形成的等离子体通道的演变和控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超短超强脉冲激光在空气中自聚焦传输形成等离子体通道主要是衍射、色散、克尔效应和多光子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考虑以上重要机制的基础上,还引入了拉曼散射、等离子体尾波场和相对论自聚焦等多种效应,并通过采用合理的近似,修正了表征超短脉冲强激光大气中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和差分法得到了二维和三维的数值仿真结果。主要讨论光强通量和电子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光脉冲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演变情况,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不同波长、输入脉冲能量、脉宽、束腰半径等初始参数对成丝的影响,并对其他较为复杂的改变激光能量分布的方法提出了展望,如采用时域啁啾的初始脉冲、构造后继脉冲形成双脉冲结构等。这些工作为探索超短脉冲强激光在大气中成丝位置和形态控制提供了可能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是一种可编程器件,特别适合集成电路的新品开发和小批量ASIC电路的生产,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但随着FPGA的广泛应用,对其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手机等用户设备中的无源射频前端的高性能、高密度、小型化、多功能、多模多通道和低成本等方面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这使得面向用户设备的射频前端技术成
通过对四名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的个案研究,探讨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的开展方式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状况,探寻适合个别化的转衔教育方式、途径,制定适合个
在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古代中国与希腊神话、体育文化进行比较,探寻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差异存在的原因及神话与体育文化的内
提出了利用一种特殊设计的LED多光束环状分布照明光源,与显微镜组成超光滑表面元件缺陷检测的光学显微散射成像系统,获取适合于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的暗背景上的亮瑕疵图像。
谐波严重影响了供电、用电质量。谐波治理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电工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作为有源型谐波补偿装置,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以其动态响应快、补偿效果好等优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自噬通路和突触重塑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美满霉素组。侧脑室注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研究钛酸酯偶联剂和异丙醇用量以及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纳米氧化锌质量比为0.03、异丙醇用量为40.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