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灾害造成的损失就更大。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十分渺小,根本无法消除它,但是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一定的防灾措施及手段,努力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使我们意识到应该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正视城市防灾避难的课题。在这次地震中,学校受灾情况十分严重。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在今后学校建筑设计中,如何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扩展校园功能,将其作为震灾防灾避难功能空间。本文根据我国现实国情,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从分析地震灾害、城市灾害、避难行为特性以及校园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在城市中校园作为震灾时防灾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论证了“防灾校园”作为城市整体防灾系统的组成部分的适宜性。同时,本文通过以西南交大九里校区及其周边片区为例,从校园周边资源利用、校园布局原则、防救灾体系设置以及功能设计、避难功能平面设计等方面,结合现有资源,分析研究了在广义建筑学范畴内作为“防灾校园”的校园空间设计原则及手法,提出了校园在新形势下应该具有相应的功能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