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英语单元音习得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比了来自中国不同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对10个英语单元音的习得情况,将学习者的英语产出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来探讨其习得准确度,另外将学习者母语方言作为第一语言,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探讨了二者对三语即英语的交互影响,分析英语产出受母语及二语影响的程度。与前人相比,本研究有以下创新点:一,研究对象来自不同方言区,以探索方言背景对英语元音产出的作用,以及不同方言背景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共性特点。二,将方言作为第一语言,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探讨了二者对三语即英语的交互影响。三,研究涉及所有英语单元音,对中国人英语元音习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研究具体探讨了以下问题:1.方言、普通话、英语中共同存在的单元音/a/,/i/,/u/是否能被学习者很好地习得?与本族语者在声学参数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是如何受到L1,L2的影响的?2.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否区分英语松紧元音对/a/-/?/,/i/-/?/,/u/-/?/?如果能,是更多地依靠频谱特征还是时长特征?与本族语者有何差异?3.英语剩余4个元音是如何被不同方言区的学习者习得的?母语中存在同样的元音范畴是否会促进其习得?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方言区的学习者在习得元音/a/,/i/,/u/时,受母语和普通话的影响,各方言区学习者习得情况不同;松紧元音对的时长有显著差异,共振峰差异随方言区和元音对表现不一;方言里有相似元音并不会促进英语剩余元音的习得,学习者的习得个体差异很大。
其他文献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从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对全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了检查。
作业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今技工学校作业批改环节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虽然对批改作业提出每学期批改几次的要求,但有要求而没有检查,或是检查仅流于形式;作业份量偏少,现在有些课程只限于学校发的习题册;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往往敷衍了事。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值得探讨。多年的教
摘要: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是改革发展中的关键。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模式,是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举措。本文对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评价指标设计要素。  关键词:学生 评价模式 改革  一、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的提出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