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基于山东省的大量的资料和宏观统计数据,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入计量模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检验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问题,最终得出政策性结论。   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和国内外对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关系的经典理论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前沿动态,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紧接着,从理论上对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论述。接下来,分别从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以及山东省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这三个方面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描述,同时描述了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并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进行论述。   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进行实证。描述山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通过对钱纳里模型进行改进,检验山东省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证明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要性;从三次产业间、各产业内部以及地区间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的原因。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和结论,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包含国际间和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过程,是转移国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承接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升
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可将该时期划分为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均衡统筹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文章以区域发展差异为研究核心,为明确导致其渐
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是我国政府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提出的对外经济合作新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移过剩产能及提升我对外经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