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和miR-21在缺血后处理抗肠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可导致肠组织损伤,即肠I/R损伤,缺血后处理是指组织器官在较长时间缺血后,在再灌注一开始即进行3个循环的再灌注/停灌注处理,即30秒再灌注/30秒再阻断,虽然已经证实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肠I/R损伤的程度,但是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在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揭示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的发生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肠I/R损伤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IEC-6细胞进行系列体外实验研究,主要步骤和内容包括:1.IEC-6细胞的体外培养;2.缺氧环境模拟缺血、缺氧,缺氧/复氧模拟I/R;3.不同条件下观察HIF1-α和miR-21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大鼠肠I/R损伤模型进行系列的体内实验研究,主要步骤和内容包括:1.动物模型制备;2.给予相关干预措施,并制备标本;3.对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大鼠肠I/R损伤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缺血后处理诱导HIF-1α和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降低肠I/R损伤评分,并降低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阻断HIF-1α后,miR-21的表达水平下降,并且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的作用消失,证实miR-21的表达是由HIF1-α调控的,且HIF-Iα和miR-21参与了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的作用。肠上皮细胞IEC-6研究证实:缺氧可诱导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在阻断HIF1-α后,缺氧诱导miR-21的表达水平升高的作用消失,证实miR-21的表达是由HIF1-α调控的;同时,阻断miR-21或HIF1-α后,miR-21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和Fas-L的作用消失,进而导致缺血后处理抗肠I/R损伤的作用消失。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作用于HIF1-α进而调控miR-21的表达,miR-21可以通过调控PDCD4和Fas-L进而调控细胞的凋亡。缺血后处理通过调控HIF1-α和miR-21而减轻肠I/R损伤的程度。
其他文献
积极心理学主张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都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
笔者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发现译者经常犯一些翻译错误,而这些错误正是由于缺乏或忽略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
基于北斗传输AIS信息可以解决AIS远海域存在监控盲区的问题,然而船舶密集海域AIS信息无法全部通过北斗信道传输,针对此局限性研究AIS信息自适应筛选技术,采用距离筛选法、舷
目的探讨防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挛缩的方法,为深度创面修复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健康、雄性、成年、清洁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麻醉条件下,切除大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都采用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而且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逐渐下移。各国政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试图控制和根治癌症,效果均不理想。医学家们对癌症的发病机理及
目的:对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处于围绝经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76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围绝经期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