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不断投入的资源、能源,“两高一资”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长久下去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与此同时,在国际环境中,为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探寻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策略,此策略被认为是人类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又一大产业革命。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各自的绿色经济发展计划,力图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中垄断绿色产业的核心技术,进而继续掌控其在全球经济政治舞台上的主导权。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立足于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建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政策方面,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鉴于绿色经济概念较新,目前国内外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核心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力求在绿色经济理论方面进行创新,在通过文献综述及大量的资料研究的前提下,系统分析了绿色经济的内涵。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的发展。本文以碳排放量为标准,认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工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四大产业部门。本文试图系统、全面的阐述了绿色经济四大支撑产业的内涵,并分析了发展四大支撑产业的必要性。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析了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等内容,基本构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内容有七章,具体章节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论,主要介绍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本文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在绿色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是主体研究内容之前的理论准备。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相互关系。接着,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两大理论基础—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最后,文章分析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四大领域,并对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工业、绿色交通的内涵及其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做了剖析。第三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绿色新政”浪潮),通过对部分OECD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政策的评价,找出当前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减少经济的碳依赖度和发展绿色经济。简要概括了当前国际社会中倡导与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并剖析了绿色新政浪潮下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制度框架的创新。第四章侧重分析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脱钩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对资源、能源、环境的影响关系,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相对脱钩的关系,表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二是利用IPAT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能源消耗总量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子,并利用IPAT模型的变形模式,简要分析了中国1990-2010年间经济发展、人口、技术等各因素对环境、能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尚不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中国目前绿色经济发展任务仍很艰巨。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基于上文的理论研究,确认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工业这四大产业部门,并结合中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并对中国2010年现状与“十二五”期末目标值进行了评价分析,最终从控制指标层面确定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研究发现,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工业四大绿色产业部门的绿色发展中,绿色工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最高,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紧随其后,绿色能源得分与前三大产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经济指标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城市客源轨道交通里程、新材料产值、ETC平均覆盖率、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等。而尽管2010年底,中国新型材料墙体应用已经达到了“十二五”标准,但由于该数值是比例值,新型材料推广仍不应忽视。第六章在上一章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十二五”期间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给出了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第七章在总结上述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现阶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中国绿色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策略。
其他文献
中国故有“衣冠之国”美称,中国自古注重仪容着装,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服饰文化各具特色与魅力,值得我们去研究、保护与传承
自2008年6月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2010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自此,内部控制自我评
虽然我国小微企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有数据显示,全国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远超过60
介绍将连续离心过滤与变径距螺旋压榨分离融为一体的新型分离实验设备的组成、特性及实验系统。采用豆渣为实验物料,测定了滤饼和滤液量随时间的变化量,得到了压榨速率和滤饼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购物的逐步普及,其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购物行为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在关注网络购物给消费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关注各
我国水资源短缺,城市缺水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回用是战略选择,意义重大。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具有水量稳定、输水距离短、制水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替代水源,是解决城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实现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机电产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无论在中国、日本还是韩国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有极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逐渐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逐渐成为经济界的热点话题,学者纷纷对此展开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成为他们讨论的焦点和热点
"洞穴之喻"心理偏见乃人类认知上的内在缺陷所致。在刑事诉讼中,它于无形中影响着侦办人员对案件的认知及诉讼行为。此外,各种外界的因素时常交织在一起加剧了此种倾向,由此
Williamson (1988)的观点认为,债务与其说是融资工具,还不如说是一种关键的治理手段。这一观点不断得到后续文献的证实和发展,Lang et al (2000,2001)、 Bolton和Dewatrip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