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流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传统的流媒体传输方式又存在种种缺陷:比如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瓶颈、可扩展性差等,CDN方式昂贵的成本和高度的复杂性等,IP组播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拥塞控制等上面存在问题。由于P2P网络良好的扩展性,能解决服务器瓶颈问题等优点,P2P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引入到流媒体应用中。而这种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应用采用得最广泛的是网状网络,网状网络是最有代表性的是Gossip协议。但传统的Gossip协议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对传统Gossip协议加以改进,提出了几种改进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流媒体传输系统CuteStreaming,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证明CuteStreaming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如下:1.调研了P2P流媒体相关研究成果。对P2P流媒体技术背景作了介绍,综述了P2P流媒体传输的相关技术。对每种技术的典型代表研究成果的原理进行了剖析,将各自优缺点分别进行了总结。2.针对Gossip协议对网络节点异构性的忽略,提出了拓扑结构自适应机制;针对Gossip协议可能导致的大量网络冗余消息,提出信息广播机制;针对Gossip消息转发的随机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P2P流媒体系统播放连续度不高,提出数据预取机制。3.提出了时效优先的数据调度策略,综合考虑数据块优先级和资源匮乏度两大因素来进行数据调度。从数据请求节点的带宽分配方法和服务节点的带宽分配方法两方面来制定数据调度策略。4.设计与实现基于上述改进机制的P2P流媒体传输系统。基于改进机制P2P流媒体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底层覆盖网、数据发送节点选择模块、数据调度模块、数据预取模块、网络监控模块和缓存管理模块等。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实现并给出了算法。5.设计出相应的仿真平台,对提出的系统进性功能和性能测试并加以比较分析。将CuteStreaming和CoolStreaming进行比较,证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小麦白粉病是中国各个麦区的重要病害。对白粉菌群体的毒性频率的调查有助于在育种中合理利用抗病基因。本研究收集并分离鉴定了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分析了病原群体中毒性基因的频率,同时还对本实验室收集和保存的二倍体、四倍体小麦进行了抗性鉴定。从33份小麦白粉菌菌株中,鉴定出了21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2.1%。各小种中所含已知毒性基因数目从5到14不等,抗性鉴定表明Pm3c和Pm5
视景仿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极有应用前景的计算机应用交叉技术,凭借其在经济性、可靠性、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建筑、娱乐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
本文通过PCR方法扩增到无信号肽无内含子的植酸酶phyB基因,PCR产物被克隆到pUCm-Tvector上,并进行测序,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相比有7个碱基不同,3个氨基酸不同,活性中心没有任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