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扩支盘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挤扩支盘桩是在原有的等截面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在桩身设置分支或承力盘而形成的变截面桩。它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挤扩支盘桩受力性状复杂,目前人们对其承载特性的认识还不充分,挤扩支盘桩的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有限元分析和现场试验为手段,进行挤扩支盘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建立挤扩支盘桩及直杆桩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进行挤扩支盘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直杆桩而言,支盘桩能够大幅度减小桩顶沉降,提高极限承载力;支盘及其上斜面部分的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会形成“临空面”,计算侧摩阻力时应考虑其不利影响:支盘的存在使支盘桩的承载特性与直杆桩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建立不同支盘间距、不同支盘数量、不同支盘直径、不同支盘挤扩角度的挤扩支盘桩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系统地分析了支盘间距、支盘数量、支盘直径、支盘挤扩角度、支盘高度对挤扩支盘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支盘间距为2.5-3倍支盘直径,最佳的支盘直径为2倍主桩直径;支盘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但过多设置支盘会降低支盘桩的经济性;增大支盘挤扩角度,降低支盘高度能够提高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和经济效益;支盘与下方软弱土层的距离应保持在2.5-3倍支盘直径以上。(3)通过现场试验,对挤扩支盘桩在自平衡试桩条件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挤扩支盘桩竖向抗拔试桩所得的承载力应进行折减后才是抗拔承载力;挤扩支盘桩在桩端向上荷载作用下,支盘作用效果明显,且支盘阻力和主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时间和顺序效应;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挤扩支盘桩竖向抗压试桩计算极限承载力时应对桩侧摩阻力和支盘阻力分开进行修正;将工程桩顶超灌部分桩型由直杆桩改为挤扩支盘桩,能够克服自平衡测桩法中上部桩反力不足的缺陷。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建筑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结构抗震的要求,由此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即在高强混凝土中配置型钢和钢筋的组合结构,得到了越来越
在大跨度桥梁中斜拉桥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但其结构形式复杂,传统的二维设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复杂桥梁的设计需求,亟需一个更加科学高效的平台来适应当前桥梁的发展。同时
本文研究了曲梁(包括连续曲梁及双层曲梁)在机械载荷作用下的静态大变形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介绍已有Euler-Bernoulli曲梁(杆)在机械和热载荷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控制方
目前大跨度连续梁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或拼装施工方法,然而,桥梁在施工控制过程中受到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结构的实际状态偏离理想状态,其中结构参数误差是主要
偏心支撑钢框架既可提供较大的弹性刚度,又具有很好的抗震耗能能力,因此多用于抗震设计。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耗能段与框架横梁相互独立,除具有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共性外,还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理论的完善以及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这种结构体系,以其自重轻、节省材料和能源、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大跨度建筑空间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旨在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谋求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形梁这一新型的下承式结构,与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由于碳纤维布具有高强度、耐腐耐久、质轻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并一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碳纤维
学位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都由单一的钢筋构成,考虑抗震要求,在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强柱弱梁”的设计思路,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弹性阶段刚度大,耗能低,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