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适应性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随着我国建筑总量的不断增加和居住热舒适性要求的提升,这将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国家自2010年以来就对被动式建筑大力推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被动式建筑的发展依旧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以南通地区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进行梳理;其次分析了南通地区的气候特征、对住宅建筑进行问卷调研和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并且以南通地区实际调研的锦绣花园小区为例展开对南通地区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的适应性研究,提出具体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最后,通过能耗模拟软件DeST验证提出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五章:
  第一章: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对住宅建筑和被动式建筑设计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技术路线框架图。
  第二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建筑能耗模拟的相关理论研究等,为构建南通地区住宅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分析了南通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通过住宅建筑问卷调研的结果总结出南通地区住宅建筑的特点、能耗情况、使用者在冬季和夏季的主要行为模式。通过对选取的典型代表性小区的调研和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总结出南通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第四章:以南通地区锦绣花园小区为例,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使用者行为模式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照明系统设计进行被动式建筑设计适应性研究,并通过软件定量化分析,确定南通地区住宅建筑的规划布局形式以及最佳朝向和窗墙比、适宜的平面形式、遮阳形式以及非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被动式设计策略。
  第五章: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从节能效益、可实施性以及经济性三个方面对锦绣花园小区被动式设计策略应用前与应用后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南通市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南通地区2010年前的住宅建筑热工性能较差,冬夏需空调设备保持室内热舒适性;软件模拟确定住宅规划布局形式、建筑最佳朝向、窗墙比、适宜的平面形式、窗口遮阳方式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通过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应用被动式建筑策略后节能39%,用定量的方法分析本文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能源供需关系的紧张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并作为主要的能源利用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太阳能采暖系统作为太阳能热利用的一种典型形式,其投入使用前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达到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行经济且稳定可靠,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未来系统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保证现有的规划设计能在未来可靠运行。其次
自2004年起,我国颁发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宣告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到来。至今,我国已完成“四横四纵”客运专线,“八横八纵”客运专线也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而高铁站的建设也在线路的建设中蓬勃发展。  随着旅客对于出行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高铁站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站房的建设也采取更加多元的方式,建筑的空间模式,流线组织、设计语汇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形式,但由于现实的限制,我国高铁站的设计还
学位
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相比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它们在结构性能、装配式施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其环境性能则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不同结构类型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但是针对高层住宅的研究很少。而目前高层住宅是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主流,如此大的存量和增量,使得不同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环境性能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本研究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建筑
建筑能源系统的合理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升建筑节能性和环境友好性。但在建筑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天气因素、建筑人员的在室情况、照明空调等设备的启停等。这些不确定因素会给建筑能源系统的合理配置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综合考虑了上述不确定性因素对建筑能源系统配置方案的影响,应用场景法对天气和人员行为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建模,并提出基于场景的建筑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  
纸马通常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民间祭祀用品,它的信仰基础来源于远古时期的“万物有灵观”,直至当代,广大民众使用纸马的过程既是对生活理想的表达,也是心灵的自我安慰。本文选择江南吴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产地的民间纸马作为研究对象,纸马在当地至今仍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实践形式,被创作、流通和使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将活态使用的纸马置于其存续环境,并从对纸马的探析延伸出其对江南吴语地区民间信仰的心理、形式,即江南
学位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井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
学位
在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更新的大背景下,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已步入轨道交通全面发展的高峰期,开发潜力巨大。轨道交通对城市建设容量、空间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等方面的多维影响,使站点地区的综合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契机。  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的站域更新,在理论研究上较为粗放,缺乏适应性,对站域更新的指导性不强,造成对轨道交通的潜在价值利用不足,往往以单一的经济
高效的负荷优化策略可以在设计初期为建筑节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筛选了43个以表达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为主的参数作为办公建筑负荷模型的输入参数,并以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营造负荷(包括:供暖制冷负荷、照明及电器用电负荷)为因变量展开敏感性分析。在支撑课题《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调适及运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2016YFC0700707)的相关研究背景下,总结气候差异、建筑体形差异、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异对参数敏
学位
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的发展期,也是经济社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是生产要素视角下实现转型的关键途径,不仅解决城市内部的空间效能问题,还决定着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水平,甚至影响着国家整体的持续发展动力。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和34年的开发区发展历程,在资本、产业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和城市经历了独立发展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并通过协调和融合发展形成新时期的产业发展动力——创新推动。因此
学位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新阶段,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城市中心拥堵、产业亟待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彰显,在2016年起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能重新激活产业发展动力,疏解城市中心的功能,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光明之路。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内将特色产业集聚并创新发展,集聚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它不同于产业园区和建制镇。目前,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