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是柑橘生长的最适宜生态区之一,目前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26x 105hm2,柑橘产量约1.8×106t,果园产值13亿元以上,柑橘产业成为重庆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重庆市柑橘平均单产仅12 t/hm2,优质果品率不高,产量和质量低下是限制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当前重庆市果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庆市柑橘园大部分建于丘陵坡地和低山缓坡地,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由于缺乏对橘园土壤肥力状况的了解,柑橘施肥仅凭经验,化肥偏施、滥施且有机肥施用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柑橘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全市柑橘主产区施肥及产量状况的调查研究,明确柑橘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影响柑橘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系统的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弄清重庆市柑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橘园土壤的改良培肥和建立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的推荐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探索适宜重庆市柑橘的最佳养分管理模式及柑橘专用肥配方。农户调查结果表明,柑橘氮肥施用量普遍偏高。磷肥施用不足与过量现象并存,钾肥用量偏低,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平衡;各时期养分分配不适当,壮果肥比例偏低,难满足柑橘结果对养分的大量需求;不同地域、不同果园养分投入差异较大:柑橘园有机肥施用量低,有56%的果园不施用有机肥。重庆市柑橘氮磷钾肥平均施用量为408.5kg/hm2、228.3kg/hm2和260.1kg/hm2,施用比例为N:P205:K2O=1:0.56:0.64,养分投入以化肥为主,化肥氮、磷、钾肥平均施用量为占总施肥量的82%、86%和81%。奉节是施肥最高的县,产量也最高,永川有机肥投入最高,化肥相对较少,产量排第二。其余地区肥料投入量居中,产量水平也不高。橘园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主产区柑橘园沿长江流域,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土壤p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83.5%的橘园土壤pH值适合柑橘生长,强酸性和强碱性的土壤仅占3.4%和13.1%。全市有53%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速效氮、磷、钾缺乏比例分别为89.7%、51.6%和55.6%,中量元素养分钙、镁、硫的缺乏比例分别为8.6%、9.1%和46.4%。全市分别有36.2%、24.8%、5.7%、42.7%和98.6%的柑橘园土壤缺乏有效铁、锰、铜、锌和硼。在10个柑橘主产区,巫山柑橘园土壤中磷、钾、铁、锌、硼等多种养分都比较缺乏,缺乏比例分别为71%、78.6%、92.1%、86.85和94.7%。奉节果园土壤氮、硼、铁和锰较缺乏,其余养分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这与奉节施肥较多有关,补充硼肥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柑橘园土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养分元素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拮抗的作用,某种元素的不平衡均会影响其他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故科学合理的平衡施肥是果树丰产优质的保证。柑橘最佳养分管理和专用肥配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模式相比较,最佳养分管理模式连续两年柑橘产量分别提高18.9%和15.5%,果实的果型指数增大,Vc含量分别提高了0.69%和7.66%,可滴定酸降低了1.2%和13.75%,提高了固酸比,果实风味变浓。优化管理明显促进了春梢营养枝的生长和主茎的生长,减少了生理落果数,有利于柑橘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缓控释肥处理效果也具有明显效果,分别增产14.7%和11.8%,且提高了Vc和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固酸比,说明缓控释肥能持续供应养分满足柑橘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专用肥Ⅰ和专用肥Ⅱ处理产量和品质有所增加改善,但总体效果不显著,有待进一步验证。根据上述研究结果,6年树龄的哈姆林果树(密度:45株/亩)每株每年氮磷钾施用量为:N为0.525kg、P为0.515kg、K为0.434kg,分春肥(3月)、壮果肥(5月)和还阳肥(11月)三次施用,分配比例为30%、40%和30%,并配合有机肥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