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有外在与内在之分,自我决定论(SDT)将其看作是以外部调节和内部动机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并根据不同的内化水平,分别用四种行为调节,即外部调节、内摄性调节、认同性调节和整合性调节来表示,内化程度越高,与其相应的行为就越倾向于自主或自我决定。在学习中,如何促使外在动机内化,是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高中生的学习自我调控能力正处于由自发性向自觉性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其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对于高校的生源及人才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了解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特点及因素影响,对指导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对高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特点进行了解。社会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关于自我、他人的期望与价值观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原则与规范等的各种社会性信息,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认同或内化这些社会性信息的外部条件,其中包括来自不同重要他人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社会支持,而这些对人的情绪状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是人类认知、动机、情感、行为及决策过程的最近调节因素。新近发展起来的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情感等在其潜力发挥、优势发展、适应中的动力作用。希望是个体指向未来的一种积极情感,积极力量。希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自主需要。动机内化的程度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相关,是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函数。为此,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试图探讨自我效能感、希望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表测量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学习动机存在年级、性别和住宿方式的差异,表现为高一学生自我控制性动机高于高二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住校学生高于住家学生。2,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高中生学习动机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教师支持、母亲支持是影响学习动机内化的主要积极因素。教师情感支持、亲密感和工具性支持,是增进内化程度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的有效预测变量,教师的情感、亲密、价值和工具支持是学习动机自主倾向性的有效预测变量。3,希望、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社会支持,主要为教师支持、母亲支持与自主性学习动机间的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