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山西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为山西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粗放式管理与经营,缺乏对市场的正确理解,追求短期利益;其次,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缺失使得企业发挥不出人力资本的作用,没有给予人力资本投资足够的重视;再者,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主要人力资源来源的非国有企业存在对农业劳动力的掠夺性使用——劳动时间长、生产条件差、工资水平低、长期拖欠工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现象。这些都是造成非国有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企业绩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在透析企业战略、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山西非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山西非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调查问卷,选择适当的变量,处理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首先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主成分因素分析,产生了三种企业战略类型(成本型战略、质量型战略、创新型战略)和三个人力资本投资系统(效用系统、协助系统、累积系统);接着对所有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战略类型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系统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和相关矩阵分析;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山西非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采用分别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交互作用与企业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从而解释企业战略、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打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绩效之间的“黑匣子”。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了本文的三个假设,即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成本型战略与效用系统、质量型战略与协助系统、创新型战略与累积系统呈正相关;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恰当契合将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论文最后结合山西非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山西非国有企业绩效的几点建议: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并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内部匹配性及其与企业战略的外部匹配性,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绩效的长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