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lin--3抑制BMP--2/Smad通路减少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的形成及其RIP1依赖性机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9kobe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atrilins属于vWFA(von Willebrand Factor A)结构域家族,是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一种。而matrilin-3是matrilins家族的第三个成员,也是该蛋白家族最小的成员。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第一次揭示matrilin-3存在于大鼠和人的大脑中。此外,过表达matrilin-3可以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保护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脑损伤,但matrilin-3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所以,本课题旨在探讨matrilin-3在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体内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即大鼠缺血90分钟后再灌注1d(day)、3d、7d和14d,用Western Blotting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P-2/Smad通路相关蛋白(BMP-2,Smad1,5,9和p-Smad1,5,9)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RIP1,p-RIP1,RIP3,p-RIP3,MLKL和p-MLKL)的表达情况。在tMCAO5d前,侧脑室注射matrilin-3过表达慢病毒。在tMCAO10min前侧脑室给予RIP1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在matrilin-3过表达慢病毒和Nec-1处理后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的第7d,用Western Blotting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P-2/Smad通路、程序性坏死和胶质瘢痕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e)模型,即星形胶质细胞OGD6h后再复氧12h和24h,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Smad通路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Matrilin-3过表达慢病毒转染第二或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传代。Nec-1在OGD前10min加入到无糖培养基中,再复氧后继续用Nec-1处理24h。用Western Blotting和/或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BMP-2/Smad通路、程序性坏死和胶质瘢痕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在大鼠缺血再灌注的第7d的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BMP-2/Smad通路相关蛋白BMP-2和p-Smad1,5,9的表达水平上调,而总蛋白Smad1,5,9的表达并不受影响。同时,p-Smad1,5,9的入核明显增加。而且,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RIP1,p-RIP1,RIP3,p-RIP3,MLKL和p-MLKL)的表达也显著增加。Matrilin-3过表达后,能够抑制p-Smad1,5,9的核转位。更重要的是,Nec-1能够抑制BMP-2和p-Smad1,5,9的表达,亦能够抑制胶质瘢痕标志性蛋白GFAP、Phosphacan和Neurocan的表达。体外星形胶质细胞OGD6h后再灌注24h模型中,BMP-2/Smad通路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而且过表达matrilin-3和Nec-1均能够抑制两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p-Smad1,5,9的入核,以及GFAP、Phosphacan和Neurocan的表达。
  结论:BMP-2/Smad通路和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的形成;而且过表达matrilin-3通过抑制BMP-2/Smad通路的激活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其中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可能参与了matrilin-3对BMP-2/Smad通路的调控;Nec-1能够抑制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胶质瘢痕的形成,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铁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应所需要建设的交通枢纽站也越来越多,其结构也越发复杂,传统沉降监测反馈施工的方式略显冗杂且不直观,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如今铁路车站的建设管理要求,而BIM技术强大的可视化、仿真性特点正好能较好的完善此方面的不足。  依托新建铁路重庆西站项目,首先详细介绍了BIM和GIS的区别与融合,讨论了工程沉降监测上BIM技术的适应性;随后采用BIM平台的核心建模软件Revit,对铁
学位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可催化酚类化合物和芳香胺的氧化。担子菌纲中的白腐菌是生产漆酶的一类重要的真菌。随着漆酶研究的深入,漆酶在含酚废水的处理、环境中酚类毒物的降解、秸秆生物降解、土壤生物修复和饲料工业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论文以白腐菌T.pubescensMB89为漆酶生产菌,研究了发酵产漆酶以及酶的分离纯化的条件,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同时研究了漆酶对秸秆木素、氯
学位
棉花(Gossypi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纺织纤维和食用油,随着高效快速的纺纱技术的引进与普及,以及人民群众对衣着要求的普遍提高,对我国棉花品种的总体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常规育种育种群体大,时间长,难度也较大,很难打破强度与产量之间的负相关,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分子育种成为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新的分子标记不断被开
学位
本研究主要是对陆地棉种内图谱的丰富,利用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有助于探讨分子标记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对棉花重要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定位,以及进行棉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图位克隆等等。  目前,棉花种间分子遗传图谱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种内图谱的研究相对滞后。棉花种间遗传图谱虽然有较高的多态性,但同时存在较高的偏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STR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自然长寿老人TH01等15个STR多态位点与长寿的关系,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长寿的影响。  方法:1.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中百岁老人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平洞、西山、甲篆三乡作为巴马县长寿区,排名最后两位的那社、局桑两乡为巴马县非长寿区。在巴马长寿区中,选取长寿老人167例(年
学位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以下简称PS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皮质区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评价针刺改善缺血缺氧脑损伤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情况:观察针刺对缺血性PSD大鼠结肠组织、血清中神经递质、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缺血性PSD大鼠脑部皮质组织和结肠组织之间的
背景: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具有病程相对较长、腰痛反复发作、症状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很多人常因不能彻底治愈而放弃治疗,或因失治误治而演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乃至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并探寻一种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己是目前针灸推拿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元疗
目的:  观察针刺对缺血缺氧脑损伤(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disorders,HIBD)对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行为的影响,评价不同时长(5min,10min,15min)的宫内窘迫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形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长缺血缺氧脑损伤与神经元自噬的联系,探讨神经元自噬在新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