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近几十年,中国养猪业迅速发展,导致猪粪产生量大大增加并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对猪粪进行妥善的处理已成为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养殖企业实地调研设置了四种猪粪处理情景:情景1为室内分离-厌氧发酵-还田情景,情景2为室内分离-厌氧发酵-废水处理情景,情景3为深坑存储-厌氧发酵-还田情景,情景4为深坑存储-厌氧发酵-废水处理情景。本研究通过养殖场实地调研、行业专家/从业人员咨询、国内外文献查阅和借鉴Ecoinvent数据库获取了生命周期清单构建所需清单数据。本研究利用CML2001评估方法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定量评估了上述四种猪粪处理情景的环境影响,识别了各处理情景的关键过程和关键物质,为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猪粪处理方式提出改进与推广建议。结果显示,全球变暖潜势(GWP)、富营养潜势(EP)和酸化潜势(AP)为本研究四种处理情景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四种处理情景在人体毒性潜势(HTP)和非生物资源消耗潜势(ADP,element&fossil)上均产生环境效益。本研究情景1的关键过程包括室外存储过程、还田过程和运输过程,关键物质包括室外存储过程中排放的N2O、还田过程中排放的N03、NH3和Zn、运输过程中消耗的铅与原油。情景2的关键过程包括沼液处理过程及还田过程,关键物质包括沼液处理过程中排放的N20和磷、沼液处理过程中消耗的混凝剂和电、还田过程中排放的Zn。情景3的关键过程包括猪舍内处理过程、还田过程和运输过程,关键物质包括猪舍内处理过程中排放的CH4和NH3、还田过程中排放的N03和Zn、运输过程中消耗的铅和原油。情景4的关键过程包括猪舍内处理过程和沼液处理过程,关键物质包括猪舍内处理过程中排放的CH4和NH3、沼液处理过程中排放的磷、沼液处理过程中消耗的电与混凝剂。在实际猪粪处理过程中应加大关键过程环境管理力度,减少关键物质排放或消耗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情景1产生的全球变暖影响最小,且在富营养化潜势影响类别上表现良好。同时,采用情景1处理猪粪可以在人体毒性潜势、非化石能源消耗潜势(元素&化石)上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因此,本研究建议在规模养猪企业推广使用情景1进行猪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