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为了谋取并巩固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人权领域中的霸主地位,常常利用人权作为对外政策的工具,通过发布所谓的《人权国别报告》对他国妄加评论和指责,混淆视听、误导舆论,无视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成就。《人权国别报告》的攻击范围涉及人格权、公民自由权、参政权、政府透明度、对国际和民间组织调查指控人权的态度、社会歧视、劳工权等方面,中国是被重点攻击对象之一。面对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驳与不满,美国执意单边主义作法,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滥用国际话语权和人权旗帜,这不符合人权领域非政治性、非选择性和非对抗性的潮流,与国际社会公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更是背道而驰。《人权国别报告》作为美国破坏别国形象和寻求自身战略利益的政治工具,其评估内容的客观性及评估方法的科学性都有极大的欠缺,本文以《2017年度人权国别报告》为主要分析样本,前三个部分揭示了美国利用人权作为政治工具的霸权主义行径,归纳分析了《人权国别报告》采取多重标准的虚伪态度及具体作法,列明了他国对《人权国别报告》的反应与评价。第四部分重申了中国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做法的立场,表达了中方的态度。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美国国务院《人权国别报告》的由来,介绍了《人权国别报告》的产生与发展,阐释了《人权国别报告》的作用及目的、结构与组成。本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人权国别报告》的具体作法,如引用虚假素材佐证报告观点,以与美国关系的亲疏决定评估结果,利用人权国别报告干涉他国主权。本文的第三部分是笔者在综合分析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上,结合他国对人权国别报告不满的反应,对《人权国别报告》进行的总结与评价,指出了报告“豁免”美国自己作为评估对象,在评估方法上偏重个例及严重缺乏统计数据、评估指标等方面都不具有科学性。本文的第四部分重申了中国的立场以及对《人权国别报告》反应,即一方面,中国从不主动攻击美国的人权状况,只会及时反击来自美国的无端指责,向公众和国际社会及时澄清,阐明事实和真相。另一方面,中国主张在人权国际治理中要以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与交流,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最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权国别报告》作为政治工具,不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美国应该停止将人权政治化的作法,代之以建设性的、以平等和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对话与合作,与中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权事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