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对特征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及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工艺优化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为分析手段,对低盐固态淋浇发酵后期分别添加鲁氏酵母、球拟酵母的工艺参数:发酵温度、添加时间、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关键性风味物质形成与积累的影响,在重新确立生产周期的基础上,比较各试验组原油样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响应面法优化球拟酵母应用于低盐固态淋浇工艺,改善低盐固态酱油风味。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鲁氏酵母应用于低盐固态淋浇发酵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发酵第17天添加2.1%的鲁氏酵母,以30-33℃继续发酵至35天时,产品氨基酸态氮较高,风味物质种类丰富、含量提高。添加鲁氏酵母后,红色指数等略有下降,醇类物质含量、种类都明显增加,检出1-辛烯-3-醇、2/3-甲基丁醇、3-甲硫基-1-丙醇等特征性醇,酯类物质增加不显著;4-羟基-5-乙基-2-甲基-2(3H)-呋喃酮、4-羟基-2,5-二乙基-2(3H)-呋喃酮基本在21-35天之间检出,当发酵温度过低、添加时间过迟或添加量过多时,导致这两种物质检出时间推迟甚至无法检出;3-羟基-4,5-二甲基-2(3H)-呋喃酮于35-42天有检出,添加量过低或过晚添加明显降低该物质的检出量。未添加组只于28天检出极少量的4-羟基-2,5-二乙基-2(3H)-呋喃酮。   2.球拟酵母应用于低盐固态淋浇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发酵第20-23天添加2.1%的球拟酵母,以30-33℃继续发酵至42天时,产品氨基酸生成率有所提高,挥发性组分种类丰富、含量较高。添加球拟酵母后,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增加,红色指数稍有降低,4-乙烯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分别于28、42天检出;发酵温度过低、过早或添加量过少时不利于特征性呋喃酮类的生成与积累。与添加鲁氏酵母试验组相比,酸、醇、呋喃酮等差异不显著,酯类更为丰富,风味更为饱满,单独添加即可改善低盐固态淋浇酱油风味。   3.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运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球拟酵母应用于低盐固态淋浇酿造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17℃,添加时间为20.59天,添加量为1.43%,在此条件下的氨态氮含量预测值为1.44g/100mL,经验证,AN值与实际值RSD<2%,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和效果较好;比较优化前后两种工艺条件下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发现,前者与后者分别于发酵14-21、28-35天化合物含量最高、种类较多,随后以2/3-甲基丁酸、苯乙醇等占主导的酸、醇类含量下降,酯类、杂环类含量上升。添加球拟酵母后,发酵过程中检测到的各类化合物总含量明显高于未添加组,但在原油样品中,未添加组的2/3-甲基丁酸含量反而更高;1-辛烯-3-醇、3-甲硫基-1-丙醇、甲基丁酸乙酯、丙酸甲基乙酯、4-乙基愈创木酚、3-羟基-4,5-二甲基-2(3H)-呋喃酮、4-羟基-5-乙基-2-甲基-2(3H)-呋喃酮、4-羟基-2,5-二乙基-2(3H)-呋喃酮、5-甲基-2,3-二乙基吡嗪等酱油特征性物质在添加组原油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其他文献
学位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其意便为难治.此外,很多患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张晓杰教授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从天人相应角度入手,运用运气方治疗银屑病等疾病.2017年为丁酉年,运用当年六
红曲菌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酶:淀粉酶、糖化酶、麦芽糖酶、蛋白酶、果胶酶、脂肪酶、酯化酶、羧肽酶、氨肽酶等。氨肽酶是一种蛋白酶,在蛋白水解液脱苦和蛋白质的深度水解中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氨肽酶,微生物发酵生产氨肽酶具有成本低廉、产量大、酶活高的优点。本论文主要对红曲菌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生产氨肽酶进行研究,筛选出生产氨肽酶的最优条件。利用双水相萃取和超滤的方法初步提纯氨肽酶,初步探索可放大提
三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委陵菜属植物三叶委陵菜(Protentilla freynianaBornm)或是其变种中华三叶委陵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山坡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以其根茎或全草入药。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三叶委陵菜尚未被作为一种中药材为中国药典(2000年)或各地地方标准所收录,亦少见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三叶委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