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委中穴区阴络放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与委中穴区阳络放血对比疗效,探讨其止痛机制。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委中穴区阴络放血组(阴络组)和委中穴区阳络放血纽(阳络组),每组病例数为30例,两组均在普通针刺治疗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放血治疗。普通针刺治疗隔口一次,每周治疗三次,共治疗四周;放血治疗每周一次,共治疗四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腰腿痛症状、VAS评分、JOA评分及血清中5-HT含量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视觉模拟(V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主观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腰痛评分、下肢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痛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腰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临床体征评分:两组治疗后临床体征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试验)评分、感觉障碍评分、运动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试验)评分、运动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感觉障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受限度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①分别对平卧翻身评分、站立评分、洗漱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或统计学意义。②分别对久坐、举重物、行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5.JOA总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JOA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临床综合疗效:阴络组总有效率为93.10%,阳络组为8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血清5-HT含量:两组治疗后血清5-HT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委中穴区阴络放血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部疼痛,止痛效果优于阳络放血组。 (2)委中穴区阴络放血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优于阳络放血组。 (3)委中穴区阴络放血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且优于阳络放血组。其止痛机制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浆5-HT含量而达到止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