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沙中菲的光降解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的发展,土壤包气带中多环芳烃(PAHs)的沉积量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土壤安全。光降解反应能够显著影响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行为。它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减少其向下迁移污染地下水源的可能。本论文以陕北风沙滩地区典型土壤类型风积沙为反应基质,多环芳烃—菲(Phe)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降解实验研究,在分析风积沙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查明了光源种类、菲的初始浓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光降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光降解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光降解机理、产物及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各影响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研究得到:(1)光源的种类会影响菲的光降解,其波段不同,Phe的降解效果也不同。相同条件下,紫外光(UVA、UVB、UVC)对Phe的光降解能力大小为UVC>UVA>UVB。(2)菲的降解率随着光源辐射强度的增强而增大;(3)三个紫外光照体系中,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大,光降解率增加,达到一定浓度后,光降解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4)光降解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加,碱性环境适于Phe在风积沙中的光降解。(5)光降解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6)风积沙的含水率越高,越有利于菲的光降解。(7)沙样中适当含量的腐殖酸能够促进Phe的光降解,但若含量高过一定浓度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2)菲在风积沙中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UVA、UVB、UVC光源下的光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204、0.121、0.645d-1。(3)光降解机理分析结果表明,?O2-对风积沙中Phe的自然光降解起主要作用;光降解过程中苯环上的不饱和=C-H键被破坏。(4)菲在风积沙中的降解路径可分为三种:(1)菲接受光照后变成化学活性更高的同分异构体—蒽,蒽发生氧化、加成等反应后逐步变成小分子化合物;(2)菲直接与氧自由基接触,在其9,10位发生氧化反应,再由大分子有机物逐步向小分子有机物转化;(3)菲的9,10位与有机质发生反应,接着与氧自由基反应形成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PAHs在土壤特别是风积沙表层的光降解转化过程,为利用光能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深入理解PAHs在土壤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且对利用光能或高级光氧化技术处理PAHs及类似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3组理想化数值实验,比较近海区域最常用的2种紊流模型MY(Mellor,Yamada)模型和k-ε模型在模拟密度分层流的差异,前2组突出风和底切应力对水流紊动的作用,后一组突出潮流的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A1(类产碱假单胞菌)是一株具有高汞抗性的海洋细菌,能在Hg2+浓度为120mg/L的海水培养基中生长,生物富集能力高达179.533mg/g。为了探究类产碱
在本文中,给出了粗糙核Hardy—Littlewood高阶极大交换子Mb^m,Ω在加权Morrey—Herz空间MKp,q^α,γ(ω1;ω2)上的有界性证明.
主要研究了牛顿空间中泛函F(u,u)=∫f(u,gu)dμ的极小问题,其中对某常数c〉0,泛函满足条件gup-c|u|p≤f(u,gu)≤gpu+c|u|p.牛顿空间是Soolev空间在度量空间中的推广,具有更一般的性质.在
为探明新疆两种鲜食薄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最佳包装贮藏方式,以南疆主栽品种温185和新2鲜食核桃仁为试材,以普通塑料袋散装为对照,分别采用充N2、铝箔和真空3种
基于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提出了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是一种原位、被动的采样技术,它可以用来采集溶液、土壤、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本文采用苯酚、对氯苯酚作为溶液中的待测物质,渗析膜作为DGT装置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