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变化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商品房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在2004-2015年期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年均增长8.7%。同一时期,北京、上海的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的年均涨幅均在10%以上。但是消费却越来越拉不动实体经济。2004-2015年期间我国居民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缓慢下滑,最终消费率从54.7%下滑到51.6%,2008-2011年间甚至跌破50%。房价飞涨和消费不足这两个宏观经济问题的同时发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关系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内外学术界都对该问题做了很多研究,但是至今并无定论。同时,居民消费和房地产价格始终是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所以研究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先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相关文献,并针对不同的人群,包括有房者、租房者等,梳理了房价变化对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然后,本文采用LC-PIH模型,实证分析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城镇居民间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本文将全体居民分为5个收入组分别研究,最终总结得出结论:对于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城镇居民而言,房价上涨对他们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财富效应比较微弱。对于中低收入组的城镇居民而言,房价变化对他们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考证。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因素。根据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推出时间相近,标的股也大量重合,两者难免相互影响。在允许融资融券交易情况下,占用在证券组合上的资金将发生变化,即等于证券组合的价值与融资融券交易的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学术界开始关注政策性因素是否会影响银行的冒险性行为并且开始探究其影响途径。在这一学术热点兴起的过程中,甚至有学者提出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
自1996年以来,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标志,我国正式开始了利率市场化。2012年,以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为标志,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金融市场上主要金融机构的商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经济发展过程,以及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一直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很多经济学家像舒尔茨、贝克尔从人力资本角度进行分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