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广泛应用,使用“防”、“检”思想来实现安全性的传统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由于存在增加系统整体风险的问题已不能满足系统安全需要。可生存性则突破了传统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从“容”的角度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生存性强调信息系统在遭受攻击、故障或意外事故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及时地完成其关键任务的能力。嵌入式实时系统在遇到灾难或意外故障时,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其关键任务,必然会造成巨大损失,故本论文从设计和分析角度对其进行可生存性研究。本论文首先对信息系统的可生存性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做了阐述,提出了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可生存性规范。然后重点研究了两种可生存性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设计方法。另外,本论文搭建了一个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架构,并用一个实例来进行可生存性分析。具体来讲,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可生存性理论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分析。介绍了可生存性的研究背景、特点等,并与安全性、可靠性等系统属性进行了比较。对可生存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整理,廓清了可生存性研究的发展方向。2.给出了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规范。目前可生存性定义多达四十几个,但大部分都是对可生存性应具备的一些属性进行定性描述,这些定义不能给系统开发者提供一种标准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是可生存的。本论文提出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规范,是对系统可生存性的量化,便于对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进行评估和定量分析。3.在深入研究信息系统的两种可生存性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设计方法。以一个嵌入式移动视频点播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这种可生存性设计方法。入侵容忍部分采用组件冗余恢复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生存性能力。4.搭建了一个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分析架构。提出的分析架构是对SNA四步分析法的改进,主要包括定义可生存性服务规范集、建立关系映射模型、确定关键服务和关键组件、可生存性评价等几个部分。分析架构包括对整个嵌入式实时系统生存性分析过程进行定义和划分,划分的最终效果是分析过程的规范化和简单化。5.利用该架构分析了一个嵌入式移动视频点播系统的可生存性。得到的分析结果指出了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漏洞,提供给系统用户参考以改进系统功能,同时也验证了架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并行系统的安全性随着其流行程度的增加,显得日益重要。以往在这方面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是,在并行机制的实现(OS,线程库)已经安全的假定下,如何保证并行程序本身的安全性。对于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以及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产品的安全问题成为目前一个相当重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数字水印技术是实现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目
隐蔽信道是互联网安全的巨大威胁之一。在学术上,对于隐蔽信道的研究分为构造和检测两个方向。构造方作为检测方的对立面希望通过研究隐蔽信道的特性以促进和丰富检测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行业的管理手段从人工逐步转变成自动或半自动方式。本文探讨对ICU监控屏幕字符图像进行实时采集、识别、记录相关信息的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目标跟踪做为数据融合问题的一个典型应用,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监测区域内目标的位置、个数、速度等。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在研究了基于ARM9体系结构的Samsung S3C2410处理器的基础上,并以该处理器为核心,加上外部存储器和音频编码解码芯片等器件,完成了一个嵌入式音频系统的硬
在无线网络中,系统资源的总量总是要小于对其的需求量,资源共享是不可避免的。有共享就有分配,如何使用无线资源管理的各种方法对复杂的无线物理信道、网络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完善
在当前的基于统计的翻译方法中,双语语料库的规模、词对齐的准确率对于翻译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大规模语料库可以改善词语对齐的准确度,提高系统的性能,但同时会以增加
入侵检测技术是继传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之后新一代的安全保障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很好地弥补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传统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对计算机和
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专家系统技术已经获得了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但是专家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不具有联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