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两部分。文献综述包括两篇,一篇从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与UGT1基因多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另一篇从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的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临床观察部分,观察了中药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高危人群的临床疗效。研究背景: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是半合成喜树碱衍生物。其抗肿瘤作用靶点是抑制拓扑异构酶Ⅰ,阻止肿瘤细胞DNA的复制。2001年SFDA批准,用含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目前也是小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常用有效化疗药物之一。然而伊立替康具有肠粘膜毒副作用,导致化疗方案进行中断,甚者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其用药剂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有相关性。UGT1变异型人群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是影响化疗进行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对伊立替康化疗药的肠毒性尚无有效预防的药物和措施,亟待从中医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已有学者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调和肠胃方药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肠毒性具有显著预防作用。但未观察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因此有必要观察生姜泻心汤对UGT1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引起迟发性腹泻的疗效差异。目的:通过前瞻性的实验设计,对使用FOLFIRI化疗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预防性给予中药成方生姜泻心汤,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与迟发性腹泻相关基因UGT1酶的多态性,分析中药生姜泻心汤对迟发性腹泻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尤其对UGTl变异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导致的迟发性腹泻的影响,为临床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高危人群预防性给予生姜泻心汤提供临床证据和理论依据,促进临床应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入组使用FOLFIRI化疗方案前1天,预防性给予生姜泻心汤7剂,并查患者UGT1基因型,比较不同UGT1基因型患者的性别、年龄、卡氏评分等,及预防用药后腹泻发生情况与腹泻分级情况等,对各组间指标进行异质性检验率主要应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防治化疗不良反应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共40例,其中UGT1突变型10例,UGT1野生型30例,比较UGT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在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UGT1突变型患者中,发生腹泻3例;UGTl野生型患者中,发生腹泻12例,经Pearson卡方检验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腹泻程度的分级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UGT1突变型患者与UGT1野生型患者首次腹泻发生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中药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疗效与UGT1多态性是相关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